韩中“话”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9 13:30
本文关键词:韩中“话”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 ”和“话” 概念隐喻 实体隐喻 结构隐喻 方位隐喻
【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结合莱考夫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利用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将韩中“话”进行对比,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首先本文对韩国语和汉语中出现的与“话”相关的表达方式进行语料的隐喻分类,找出与其相对应的隐喻类型。然后分别从实体隐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在实体隐喻对比分析中,韩国语和汉语的[话是球],[话是水],,[话是容器的内容物]等隐喻表现是相同的,而[话是动物],[话是线],[话是食物],[话是衣服],[话是行李],[话是刀]等隐喻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同的。同时,韩国语中没有[话是空气]这一隐喻表现,而汉语里没有[话是植物],[话是钱]等隐喻表现;二是在结构隐喻对比中,韩中“话”的隐喻表现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在韩国语“”中,把“话”隐喻成“事”,而在汉语“说话”中,则把“话”隐喻成“嘴里的内容物”;三是在方位隐喻对比分析中,韩中“话”的隐喻表现是完全不同的。韩国语中作为方位隐喻表现的“/”等对应的汉语“尊敬的话/谦卑的话”则是把“话”隐喻成了“人”,而汉语里属于方位隐喻表现的“编前话、编后话”对应的韩语“/”则是把“话”隐喻成“动物”,同样“外话、远话”等在韩国语中隐喻成了“人”。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也可以得出韩中“话”的隐喻表现之所以存在共同点是因为隐喻的普遍存在性以及身体相似性,而不同点则是由于文化的差异性造成的。 本文的研究意义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研究韩国语和汉语使用者的概念化过程可提供基础资料;二是对第二语言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有一定程度的帮助。
【关键词】:“ ”和“话” 概念隐喻 实体隐喻 结构隐喻 方位隐喻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5;H55
【目录】:
- 致谢辞5-6
- 论文摘要6-7
- 外文摘要7-8
- 目录8-10
- 正文10-61
- 参考文献61-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旭;叶狂;;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何晓琪;试论比喻的心理基础[J];教学研究(外语学报);1988年02期
3 董成如;转喻的认知解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赵艳芳;隐喻的认知基础[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5 华劭;从符号学角度看转喻[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6 范文芳;隐喻理论探究[J];山东外语教学;1997年01期
7 林书武;《隐喻:其认知力与语言结构》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04期
8 赵艳芳;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03期
9 林书武;《隐喻与认知》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04期
10 束定芳;隐喻和换喻的差别与联系[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晶银;汉韩情感概念隐喻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13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13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