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走出去”战略下译者、编辑的角色与策略——翻译学视阈下的外宣出版

发布时间:2017-11-07 15:00

  本文关键词:“走出去”战略下译者、编辑的角色与策略——翻译学视阈下的外宣出版


  更多相关文章: 走出去 外宣 翻译 出版


【摘要】:当前,中国图书"走出去"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用其他语言准确、恰当地讲好中国故事。其中,译者和编辑的角色及策略至关重要。本文以翻译学的视角,阐释了对外出版翻译活动中异化与归化、译者主体性和读者中心化、意识形态等策略的运用,并对编辑的角色进行了定位,给出了"走出去"出版活动中一些编辑策略的建议。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校级一般科研项目青年基金《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与国家形象塑造》的阶段成果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中国出版“走出去”是新闻出版总署一直推行的发展战略。“走出去”是一个形象的说法,其实质就是国际传播。冷战结束以后,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越来越表现为意识形态的冲突,表现为价值观的冲突,但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价值观的冲突,主要体现为文化力的较量。要想成为文化强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熊锡源;;翻译出版中编辑的角色与话语权[J];编辑学刊;2011年01期

2 黄海军;马可云;;也谈美国主流英文媒体对中国特色词汇采取的翻译策略[J];上海翻译;2007年03期

3 许建平,张荣曦;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J];中国翻译;2002年05期

4 闫威;;对外新闻编译的忠实与叛逆[J];中国翻译;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艳;;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之争及其融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黄伟芳;文化层面的异化讨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李红;;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柯发春;;中文报刊新词的特点时代特征与翻译方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汪莹;;试从“归化”和“异化”论《必须重视城市街道商店和单位名称的翻译》和《再谈城市街道商店和单位名称的翻译》的翻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6 秦楠;;浅析《京华烟云》中的异化翻译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7 李静雯;;从可接受性视角看对外宣传中汉语新词的英译[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张健;;谈归化与异化在英汉互译中的有效性[J];办公自动化;2012年08期

9 崔波;;编辑应该有什么样的翻译出版观[J];出版发行研究;2012年07期

10 何玲秀;;试析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选择[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韦忠生;;不可译现象的翻译策略[A];福建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9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张传彪;;对“异化”的困惑与思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黄粉保;;论《金瓶梅》转译本的“传真”与“失真”[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贺显斌;论权力关系对翻译的操控[D];厦门大学;2004年

6 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毛巧晖;涵化与归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肖家燕;《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王伟;现代汉语欧化与翻译策略之综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蒋童;从异化翻译的确立到存异伦理的解构:劳伦斯·韦努蒂翻译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红;“化境”说新探[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2 姜艳萍;从文化角度论杨必《名利场》译本中归化和异化的融合[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艳红;异化翻译策略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韩璐莹;儿童文学翻译的异化与归化[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曹娜;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中国特色语词的翻译[D];西北大学;2011年

6 李方方;翻译策略二分法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张晓;功能对等理论在商务英语汉译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婉鸿;论辜氏《论语》英译本中文化意象的传递[D];吉林大学;2011年

9 吴孝刚;从归化和异化角度分析政府工作报告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张俊霞;从李杜诗歌中意象的英译看韦努蒂的异化翻译观[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长和;;中国应该如何生产自己的话语权?[J];南风窗;2010年22期

2 许建平;钱钟书“化镜”说新释[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3 王祥兵;论《时代》周刊中国报道文章对汉语文化词语的翻译[J];上海科技翻译;2002年02期

4 朱天文;美国新闻期刊中汉英翻译采用的策略和方法[J];上海科技翻译;2003年03期

5 顾静;透视美国新闻期刊对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J];上海翻译;2005年01期

6 程维;;跨文化传播视阈下的新闻编译——以《参考消息》防控甲流的几则新闻稿为例[J];上海翻译;2010年03期

7 ;An Interview with Dr.Eugene Nida[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8 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9 张南峰;特性与共性──论中国翻译学与翻译学的关系[J];中国翻译;2000年02期

10 蒋骁华;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阐发与新思考[J];中国翻译;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卫青;;翻译规范理论之于翻译活动的解释力[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5年04期

2 陆秀英;;关于读者认识和接受译者主体性程度的调查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3 袁芬;;从“A Good Wife”的翻译看权力话语对翻译文本选择的影响[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8年01期

4 黄晓雄;;翻译中的“文化传真”与叛逆[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田雨;走向跨学科的翻译学[J];中国翻译;2004年02期

6 袁圆;;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情感[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周家春;;论语言的模糊性与译者主体性的关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吴凌燕;;浅谈女性主义翻译观对文学翻译译者主体性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9 侯婷;;网络时代对译者主体性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10 田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新起点——2004年中国译坛综述[J];中国翻译;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俊;;交往中的共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思考[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张晶;;从女性主义视角看译者主体性——浅谈《紫颜色》男女译者的译作特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巍;;翻译学术语规范化的实践及效果反思[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孔燕;;从文化角度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5 张志;;浅谈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的作用[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杨颖;;关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一点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7 余洪波;;翻译本质及文化差异[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吴兆雪;叶政;;加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金梅;;张艺谋电影意识形态的变化及原因探究[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杨京晶;;国外科技期刊办刊模式研究[A];第7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经营与发展论坛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常销思想文化公司 易学邋刘观涛 整理;“制造”一个原创团队[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中国旅游出版社 刘晓端;出版话语权 作者介入应有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路艳霞;十余家出版机构谋划年内上市[N];北京日报;2008年

4 马立海;中国两本美食书获世界级大奖[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5 续鸿明;2006北京图书订货会有新举措[N];中国文化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钱秀中 陈旷 任志茜 王东 邹昱琴;外国出版机构的中国首代(1)[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7 商报记者 宁静;驻京出版机构今年都忙些啥[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8 王娅莉;筹建自律维权发展联盟[N];中国质量报;2007年

9 商报记者 金雅;联合重组中人员安置的掂量[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10 焦之文;西安翻译学院步入良性发展轨道[N];光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林;论跨文化伦理对翻译的规约[D];厦门大学;2008年

2 陈昌文;都市化进程中的上海出版业(1843—1949)[D];苏州大学;2002年

3 姜地忠;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吴(燕日);翻译相异性[D];暨南大学;2006年

6 贺显斌;论权力关系对翻译的操控[D];厦门大学;2004年

7 胡照青;晚清社会变迁中的法学翻译及其影响[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8 唐艳芳;赛珍珠《水浒传》翻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谢文玉;自由与民主的限度[D];南开大学;2009年

10 张勇;前期创造社期刊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秋;译者的主体性—陶渊明诗歌英译文本的分析与讨论[D];苏州大学;2007年

2 杨柳;从阐释学角度论译者主体性[D];中南大学;2007年

3 杨维春;译者主体性在傅雷翻译中的介入[D];湘潭大学;2010年

4 高贝贝;传播学视阈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胡畔;《紫色》汉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春艳;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分析李清照词的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薛海琴;从孙梁、苏美的《达洛卫夫人》看译者主体性的体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洪霞;浅论译者主体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孙潇;从译者主体性角度看查良铮的诗歌翻译[D];郑州大学;2006年

10 赵远珍;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528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528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e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