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当代中文》(初级)与《新实用汉语课本》(初级)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1 08:08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文》(初级)与《新实用汉语课本》(初级)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当代中文》 《新实用汉语课本》 比较研究


【摘要】:外国留学生正式开始有组织的来华学习汉语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清华大学中国文化海外进修班。而自从1965年北京语言学院也就是现如今的北京语言大学成立开始,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开始走上了专业化和体系化发展的道路。随之而来的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或在本国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追逐他们的中国梦、汉语梦。在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汉语教师和学生对汉语考察标准国际化、语法解释科学化的要求与正处于起步阶段的汉语教材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当时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专家和学者们根据长期的一线教学实践总结出以综合课程为基础,以听力、阅读、口语、写作等为辅助课程的课程体系。综合课作为学生学习汉语的基础课程,其内容包含发音方法、汉字字形、词汇学习、语法选讲、文化导入等诸多方面。而作为教师授课的主要依托和学生上课重要工具的汉语教材对完成综合课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 2003年华语出版社出版《当代中文》,由复旦大学的吴中伟教授等多位知名学者编写,是面向以英语为母语或媒介语的汉语学习者的对外汉语教材,目前正在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一些大学使用。《当代中文》在对国外大学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国外汉语教学环境的特点,教学容量富有弹性;板块设计尽量周,吸收语言学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吸收现有国内外教材的优秀特点,其广泛的实用性,深受各国外国学生的喜爱。 2002年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推出:《新实用汉语课本(1-5)》,是为以英语为母语或媒介语的学习者编写的一套新的系列汉语教材,是汉办重点推荐教材,在调查中发现“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华语教学出版社、社会科学出版五大出版社在1998年到2008年出版的23种(部)教材,总约80册对外汉语专著中,《新实用汉语课本》是对外汉语综合教材,影响是最大的”。 本文研究的教材是吴中伟主编的《当代中文(初级)》华语2010年版和刘询主编的《新实用汉语课本(初级)》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版,这两本教材是课题研究的主要依据。 这两部教材的使用范围相对比较广,但是目前,针对两部教材进行对比研究的文章在知网只有一篇,那就是中山大学侯东莲的硕士学位毕业论文:《新实用汉语课本》和《当代中文》教学语法项目编写特点研究。该论文只对两套教材的语法特征进行了比对性的研究,并没有在整体上进行全文的比较研究。所以为本论文的的研究提供了前期成果的同时,,也为论文的写作留下了研究空间。 从两本教材课文的长度、题材、体裁三方面的设置进行对比研究。《当代中文》在长度的设置上比较具有规律性,长短课文安排恰当,且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特点,《新实用汉语课本》在长度的设置上较为随意,长短课文的跳跃性太大。在题材上《当代中文》题材数量比《新实用汉语课本》稍多,并且增加了热点问题相关的内容。体裁的设置各有特点,但都是以记叙文为主。 在课文内容上,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综合课教材是针对汉语零起点外国学生为教学对象的。在授课对象上是针对大学生为起点的学生,他们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都达到了一定程度,就是汉语基础为零,所以《当代中文》初阶阶段的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课文是以交际活动和交际功能的典型性来编排课程的。《新实用汉语课本》内容的特点简单说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众所周知学习汉语的目的是交际,也就是要把我们课堂所学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去。新实用汉语课本的内容恰恰符合交际性原则。在语法点的设置上,从语法点的数量和解释上进行对比研究。 在语法点上,这两本教材各自体现出的编写特点,进而能够为今后阶段对于初级综合教材的编写工作提供十分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得知,对于语法项目的选择方面,依据这两本教材的教学大纲覆盖状况分析,《当代中文》的覆盖程度比《新实用汉语课本》要强,对应环节所选取的语法项目的难度较高,所以在课堂学时的具体安排方面会更多,对学习者的要求标准会更高。 本论文就《新实用汉语课本》初级和《当代中文》初级课文、生词、语法、练习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使用这两部教材的学生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得出两部教材编写的得与失,以期总结教材编写的成败,为后来者提供借鉴,推动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研究的深入和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崇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综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李鸿亮;杨晓玉;;试论对外汉语教材对中华文化的呈现方式[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2期

3 朱波;;试论美国高中汉语教材的选用[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温晓虹;;语言习得与语法教学[J];汉语学习;2008年01期

5 刘s

本文编号:12102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102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e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