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言学理论研究发展趋向
本文关键词:应用语言学理论研究发展趋向
【摘要】:在汉语语言发展的研究中,文学语言被置于不同的层面进行考察,从中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其中从语言转变的角度也许更容易接近文学语言的本质。本文首先探讨了汉语及汉语思维的特点,通过两个文学作品的例子论述了古代汉语文学作品语言特点,最后分析了应用语言学在现代文化中的发展网络语言学的特点。
【作者单位】: 山东省德州市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H08
【正文快照】: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积淀,我国快速发展文化国际传播事业对学科建设提出新的要求,而应用语言学开始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更使得当前我国的应用语言学理论出现高潮。与此相关,社会上对该学科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有不少模糊的认识,甚至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龙协涛;;论文学语言的变形美[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金岱;文学作为生存本体的言说──百年来中国文学的反思[J];学术研究;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浩岭;;中国现代文学自由主义思潮发展历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2 姜毓星;;电影《赵氏孤儿》的解构式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3 李淑慧;;纪录片《决战太原》叙事视角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4 陈卓;;适时调整和改革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5 李琦;;审思中国法学:从知识生产到知识生产者[J];北方法学;2010年05期
6 任湘云;;我们如何想像中国现代文学——关于当前中国文学“现代性”研究的反思[J];北方论丛;2006年01期
7 国家玮;;二三十年代新文学的教学、研究生态——从燕京大学毕业论文郭德浩著《中国新文学运动史》的发现谈起[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9年01期
8 张体坤;;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话语建构与理论阐释——兼对“泛自由主义”倾向的批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张体坤;宋颖慧;;“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历史误读及其方法论批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杨青泉;;张爱玲的战争体验——从“大场”谈起[J];今传媒;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雷;;文学史家族中的轻骑兵——简评《中国当代文学60年》[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4)[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宁;一体与异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潘水萍;古典主义在中国[D];暨南大学;2011年
6 崔瑛祜;左翼文学论争中的茅盾(1928-1937)[D];北京大学;2011年
7 张文诺;文学大众化与解放区小说[D];兰州大学;2011年
8 鲁美妍;当代知识分子小说60年的发展历程和文学价值综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苗变丽;新世纪长篇小说叙事时间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虞昕;论网络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场域的主要特征[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岩;跋涉在路上—女性视域下的李少红影视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牛欣;新时期以来张爱玲形象的重构[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王波;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叙事艺术[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理治;佛性的沉浮[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蔡园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少数民族电影的叙事学研究(1990-1999)[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王亚男;论严歌苓小说中的日常生活叙事[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付雪川;侠风剑影舞 千秋家国梦[D];南昌大学;2010年
8 张治国;侯孝贤电影的叙事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李玫;解放区文学女性形象书写[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秀荣;严歌苓中期小说的叙事修辞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其庸;;《红楼识小录》序[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2 魏同贤;;资产阶级“红学”阴魂的再现——斥江青关于《红楼梦》的谈话[J];齐鲁学刊;1977年06期
3 林文山;;何故欣赏《好了歌》?[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7年06期
4 徐恭时;;芹红新语[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1期
5 丁振海;;谈《红楼梦》研究中的方法问题[J];文学评论;1979年01期
6 述闻;;《红楼梦诗词译释》[J];红楼梦学刊;1981年02期
7 卢兴基 ,高鸣鸾;从现实主义理论看《红楼梦》自叙说[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5期
8 无涯斋主;《说梦录》[J];红楼梦学刊;1983年03期
9 舒汛;《红楼梦的语言艺术》[J];红楼梦学刊;1983年04期
10 王华钦;;《红楼梦》八十回后佚稿作者初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198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志军;;论近代前期狭邪小说与《红楼梦》之关系:以叙事风格为考察中心[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2 汪志伟;;《红楼梦》的肢体语言[A];2006贵州省首届古典文学与民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汪洁清;;也谈“意淫”及其他——对祝秉权《谩言红袖啼痕重·红楼梦分回品赏》的评语[A];2006贵州省首届古典文学与民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赵丹丹;;Translation of Idioms in Chinese Literature[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5 杜志军;;再论近代前期狭邪小说与《红楼梦》之关系——以叙事结构为考察中心[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朱国庆;;《葫芦庙》中的红楼梦精神——评戏曲新作《葫芦庙》[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7 马国权;;辽海讲坛第十九讲 《红楼梦》,中华民族的骄傲[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4——辽海讲坛·第二辑(文学卷)[C];2008年
8 孙克会;孙萍萍;;对《红楼梦》传统医药文化现象的探讨和研究[A];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首届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6年
9 梁扬;谢仁敏;;新时期《红楼梦》语言研究述略[A];广西语言文学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3年
10 洪港;;从《红楼梦》管窥清初义学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池墨;嘲讽旧版“红楼”,恃才傲物还是自我炒作?[N];工人日报;2007年
2 詹长智;永远的《红楼梦》[N];海南日报;2006年
3 记者 高剑艾 米厚民;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在大同举行[N];山西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韩为卿;“红楼选秀”秀动红楼书销售[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5 沪文;越剧《红楼梦》遭侵权原告获赔13万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6 陈争;“林妹妹”带火“红楼梦”收藏[N];中国商报;2007年
7 北京中关村东路 李清;续写《红楼梦》超过高鹗又能怎样?[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唐元春;红楼梦中的茶文化[N];中国质量报;2008年
9 阎书春;《红楼梦》中茶酒养生[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10 黄立华;执著半世悟红楼[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朝杰;铁、钌、锇对氮活化的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2 彭晓东;磁化等离子体中的微观不稳定性及湍流理论研究[D];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2002年
3 王端武;国家安全生产保障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4 张坚;一些硼烷离子及其衍生物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王领;中美贸易摩擦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6 董静;痰湿体质基础研究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的探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松林;蒙药调和体素作用机理的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解菊;类硅烯结构及反应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谭宏;中国造船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陶友兰;试论中国翻译教材建设之理论重构[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娟;《红楼梦》词义与现代词义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绍固;《红楼梦》中的“石生人”神话系统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鹏;可译性限度[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传明;《红楼梦》的“情”思想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谢德俊;论秦可卿与《红楼梦》的悲剧主题[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丹;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金兰;《红楼梦》饮食文化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8 张祥彪;上海市拓展训练开展现状及高校体育引入拓展训练课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房静;高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理论与政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10 李玉平;补肾益智汤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1217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17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