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文化断裂与语言输入中的历史剪影——陈鸿壁

发布时间:2017-11-27 10:08

  本文关键词:文化断裂与语言输入中的历史剪影——陈鸿壁


  更多相关文章: 皮姆 人本主义 陈鸿壁 民国


【摘要】:处于文化断裂与文化断层的民国时期近年成为文学语言研究之焦点。本文试图以安东尼·皮姆的"人本主义"方法论为利刃,以陈鸿壁为个案,并钩沉相关史实资料,从而使这名现已被边缘化的民国名媛浮出地表,以显现译者、社会与文化之间的错综关系,突破传统之民国语言文化输入研究。
【作者单位】: 湖南女子学院外语系;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传统与异质文化扬弃选择的分岔口,出现了文化输入与文化断层的双重局面。当时翻译作品井喷,翻译语言与文类异常丰富,是中国翻译史所不能回避的阶段,但是囿于文革冲击和资料散轶,这段近在咫尺的翻译历史遗失于尘埃之中多年,近十年翻译界才开始对之青眼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飞;;翻译与现代白话文的形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王宏志;一本《晚清翻译史》的构思[J];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绍文;卿丽蓉;;中国传统儿童游戏观探析[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Z1期

2 乔金霞;;浅析近代中国学前师资教育的发展历程[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贾咏梅;也谈现代师范学生的“教、学、做合一”[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4 杜娟;;私学制度下的蒙学和中国当代民办学前教育的对比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5 熊贤君;;论战时教育思潮与战时教育的发展[J];民国档案;2007年03期

6 向会斌;;辛亥革命时期学前教育的近代化[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7 肖琦;;意识形态的操控:晚清翻译出版情况及特点分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鲁嘉馨;;20世纪以来我国幼儿园游戏的发展与演变[J];特立学刊;2013年02期

9 万茹;莫磊;;中国学前体育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程及启示[J];分子科学学报;2013年05期

10 潘晓飞;;试论清末民初“儿童公育”思想兴起的历史背景[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2 喻琴;国立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素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佳;西方元素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戴庞海;先秦冠礼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6 杜慧敏;文本译介、文化相遇与文学关系[D];复旦大学;2006年

7 刘小刚;创造性叛逆:概念、理论与历史描述[D];复旦大学;2006年

8 严仲连;在现代与传统之间[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迎杰;生成性艺术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建青;晚清儿童文学翻译与中国儿童文学之诞生[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娟;学前专科生学习倦怠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文欣;幼儿教师语言领域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胡妙;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学前班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孔祥花;幼儿音乐教育现存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杜银蝶;民国时期儿童社会教育初探(1927-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潞;美国幼儿数学教育课程标准研究及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燕华;《教育杂志》与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灿;《弟子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照蓬;基督教女报与中国女性形象的建构(1912-1941)[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叶帅;我国幼儿园音乐教育与管理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鹏绪;周逢琴;;论欧化与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确立[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卞之琳;“五四”以来翻译对于中国新诗的功过[J];译林;198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丝雨;;截流的虚妄——对“五四新文化运动造成中国传统文化断裂”的驳斥[J];理论界;2005年10期

2 古子文;;第十章 作为政治纽带的苯、佛文化断裂及其断层文化[J];西藏艺术研究;1992年03期

3 阿克巴·阿巴斯;严蕾;;断裂和重复[J];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01期

4 刘怀光;刘巧凤;;试析道德调整中的文化断裂[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张鸿雁;;上海文化核心价值的缺失批判与“新海派文化”的建构研究——上海城市发展与规划战略纠谬与创新[J];中国名城;2011年02期

6 马长山;;文化断裂与犯罪现象[J];探索与争鸣;1992年05期

7 陈志军;;从“文化断裂”看传统儒学的复兴[J];学海;2011年04期

8 焦小婷;身体的残缺与文化断裂[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韩彬;;歧义的“寻根”[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刘魁立;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悖论[J];w,

本文编号:1231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31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4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