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菜名的认知语言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27 19:12
本文关键词:中国菜名的认知语言学分析
【摘要】: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此观念是中国文化生活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核心,充分表明了饮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菜品种类繁多,风味独特,体现了饮食的博大精深。然而关于菜的研究,大多数学者是从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以及文化的角度来分析的,也有学者从语用学和语言学角度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虽然这些研究都是建立在菜名的外在形式之上,但是也为我们日益完善的研究提供了借鉴。本文旨在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以一些典型的中国菜名为实例,根据最频繁使用隐喻本体的不同进行分类,主要从菜的造型和色彩,以及运用语音隐喻从菜名的发音等方面,详细系统地来分析下这些所谓的艺术菜名是如何命名和被人们认知的,本研究也丰富了隐喻意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菜的命名不是任意且不可分解的,其命名的方式是有理有据的。认知在深入理解菜名的命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菜名存在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单一指称功能上,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菜名所隐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新颖奇特,甚至是不合适的不雅观的菜名也日益增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晋小涵;;语言研究的新发展——从生物语言学到神经语言学的嬗变[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2 李瑛;;试论认知社会语义模式的建构——兼评Putnam的社会语义观和Geeraerts的社会语义模式[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3 段益民;;从中菜的命名看汉民族文化的中和之美[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陈金标;中国菜肴命名研究[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1年03期
本文编号:12328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32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