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基于语言使用的现代汉语类词缀化过程:频率效应及其认知表征

发布时间:2017-11-30 13:03

  本文关键词:基于语言使用的现代汉语类词缀化过程:频率效应及其认知表征


  更多相关文章: 基于使用的方法 类词缀 频率效应 认知表征


【摘要】: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和中国社会的日新月异,汉语也在经历着迅速地发展和变化,并且不断涌现出了大量能够反映新的社会面貌和价值观念的新词语。随着这些新词语的使用频率不断增加,汉语中原来的词根会产生逐渐虚化的现象,从而产生了大量的类词缀。这些类词缀和典型词缀相比,意义并没有完全虚化,而处于一种持续的类词缀化的过程。对于汉语中这一突出的语言现象,很多研究者已经就类词缀的产生做了有关研究。在他们看来,语素意义的虚化,构词环境的变化,仿拟类推机制,语言的经济原则,社会生活的影响,语言接触,社会心理的变化,焦点信息的凸显,和表达效果的增强都对这些类词缀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语法是人类关于语言经验的认知组织。因此,本文将以基于使用的语法为理论框架,对现代汉语类词缀化过程中的频率效应和认知表征进行探讨。根据基于使用的语法理论,现代汉语类词缀化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构式化过程。在该过程中,样本的频率效应会塑造或影响其认知表征。 本文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章节安排。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在对汉语类词缀的定义介绍的基础上,本章回顾了国内外学者从语义,语用,词典编撰和认知角度对汉语类词缀现象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三章介绍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涉及构式,构式化,基于使用的语法观以及频率效应等理论主张。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探讨了在现代汉语类词缀化过程中的频率效应、认知表征,以及其相互关系。另外,为了能使本文更有说服力,第五章主要选择了两个现代汉语类词缀“吧”和“泛”进行实例研究,从而证明使用频率的不断增加能够促进汉语的类词缀化。最后一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除对本文进行了小结之外,还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并为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曾立英;;现代汉语类词缀的定量与定性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04期

2 董燕萍,梁君英;走近构式语法[J];现代外语;2002年02期

3 王素珍;;汉语词缀和类词缀的语法化过程[J];语文学刊;2006年10期

4 张普,石定果;论历时中包含有共时与共时中包含有历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3期

5 王洪君;富丽;;试论现代汉语的类词缀*[J];语言科学;2005年05期

6 张谊生;当代新词“零X”词族探微——兼论当代汉语构词方式演化的动因[J];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01期

7 冯敏萱;杨翠兰;陈小荷;;带后缀“者”的派生词识别[J];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02期

8 于秒;;类词缀的发展与现代汉语的形态化趋势[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吴岚;刘祥清;;语言接触与现代汉语中的英源类词缀[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12393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393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7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