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形宾致使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1 08:35
本文关键词:现代汉语形宾致使结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形宾致使结构 运动图示 语用致使 语义要素 隐喻 类推 语法化
【摘要】: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现、当代汉语中的形宾致使结构,立足于汉语语言事实,对《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中可以进入形宾致使结构的形容词进行了穷尽性的考察,力求反映出现代汉语中形宾致使结构的真实现状,发掘这一语言现象的内在生成机制,强化语法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第一章分析形宾致使结构的性质、内涵。借助致使情景、运动图示等理论对形宾致使结构的致使过程进行阐释,从认知角度分析形宾致使结构是如何起作用的。在此基础上,区分语用致使和句法致使,确立正在语法化进程中的语用致使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研究形宾致使结构中四个基本的要素:致事、使事、致使结果和致使力,从句法、语义特征等角度对其进行描写、分析。在说明致使结果的动态性特征时,运用配价理论对形宾致使结构中临时增价的现象进行解释。 第三章描写形宾致使结构构成类型,考虑到单、双音节形容词构成致使结构时的差异,分别探讨了两者的构成类型。新闻标题和广告语体中较多出现形宾致使结构,,其表达具有典型性,所以本章也对新闻标题与广告语体中的形宾致使结构的构成类型进行分类描写。 第四章从历时与共时两个角度,借助凸显性、主观化、经济性等认知理论考察形宾致使结构的形成动因,并从类推与语法隐喻两方面探析其产生机制。 第五章从共性的角度,将汉语的形宾致使结构与“使”字致使结构、不及物动词带宾结构及英语中转类形容词构成的致使结构进行比较。从句法表现、意义内涵、语法化进度等多个方面对汉语的形宾致使结构与其它格式进行对比,进一步深入发掘其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秀凤,訾缨;词类转换的语用及修辞意义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Z1期
2 张虹倩;刘斐;;现代汉语心理形容词带宾语结构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3 程琪龙;Jackendoff“致使概念结构”评介[J];国外语言学;1997年03期
4 张国宪;形名组合的韵律组配图式及其韵律的语言地位[J];当代语言学;2005年01期
5 刘红梅;;形宾的表述功能及动词特点[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宛新政;试论现代汉语使动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刘楚群;论形容词的及物性[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8 蔡忆铭;;单音节形容词致使句探析[J];国际汉语学报;2013年01期
9 李向红;英语词类的转换与汉语词的兼类及其互译问题[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10 张国宪;论双价形容词对句法结构的选择[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本文编号:12405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40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