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华校学生动量词“次”和“遍”的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16 12:06
本文关键词:老挝华校学生动量词“次”和“遍”的偏误分析
【摘要】:自上个世纪中介语理论的提出后,中介语理论已经广泛应用到了第二语言教学当中,偏误分析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对比分析方法的不足。中介语理论引入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汉语教学工作者开始关注到,学习者的中介语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规律。量词作为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近些年来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和重视,但是这一研究大多都是汉语名量词的习得探究,动量词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为薄弱。此外,华文教育作为海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对外汉语教学相比,研究的力度、关注度也明显不足。 本文首先立足于老挝百细华侨公学学生汉语使用情况的观察,再进一步的发现初中学生动量词的使用情况和存在的偏误,然后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确定调查目的、调查的对象,获取学生使用动量词“次”和“遍”的直接语料。通过对语料进行偏误类型的归类,发现百细华侨公学初中学生在使用动量词“次”和“遍”时,主要的偏误表现在误代、误加、遗漏和错序四个方面,在对语料进行具体分析以及汉语和老挝语中“次”和“遍”的对比分析后,了解到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主要是已经习得的汉语语法规则的过度泛化、母语老挝语的负迁移作用和学习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最后,结合学校的具体教学情况和所使用的教材,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并在论文的最后,结合课文内容和老挝百细华侨公学的具体情况,制定《汉语》第六册中的动量词“次”和“遍”的教学方案。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子亮;外国学生的汉语中介语现象再认识[J];汉语学习;2001年01期
2 凌德祥;中介语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高文盛;;动量词“回”“次”的差异及其运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过国娇;王文丽;;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量词偏误分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年06期
5 方寅;张成福;;动词与动量词搭配规律的认知分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周小兵;;非母语者汉语语法偏误研究程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年01期
7 Jack C.Richards ,孙德坤;错误分析、中介语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述评[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01期
8 陆俭明!100871;“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03期
9 王建勤;中介语产生的诸因素及相互关系[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年04期
10 鲁健骥;中介语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3年01期
,本文编号:12959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95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