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甜”历时替换考
本文关键词:“甘”“甜”历时替换考
【摘要】:汉语史中表示"甘甜"这一义位,"甘"与"甜"存在着竞争替换关系。文章分为两汉、六朝、隋唐宋、元明清四个阶段,考察"甘"与"甜"的历时替换过程。两汉之前,汉语"甘甜"义主要由"甘"表达,两汉起,随着"甜"的出现,"甘"与"甜"展开竞争,至迟到唐代,口语中表示"味道甜"主要说"甜"了,至明中叶,"甜"又成为书面语中"甘甜"义的主导词,而"甘"一般只保留在复音词中。文章还对两者的替换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鄞州古林小学;
【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之江青年课题研究”成果——“明清汉语基本词的时空演变及其方言地理学研究”(项目编号:11ZJQN088YB) 浙江师范大学“汉语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张先亮教授)
【分类号】:H136
【正文快照】: 一引言表“甘甜”义的词属于汉语常用词,历史上其主要成员有“甘”和“甜”。目前除了王凤阳(1993:922~923)和汪维辉(2000:353~357)的初步研究之外,有关这两个词的专门研究还很少。据所查考的语料,先秦时期主要用“甘”,西汉时“甜”开始出现,之后与“甘”展开竞争,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志翔;再论“进”对“入”的历时替换——与李宗江先生商榷[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2 雷春辉;“甘”、“今”同源论[J];甘肃高师学报;2001年04期
3 李宗江;;“进”对“入”的历时替换[J];中国语文;1997年03期
4 董志翘;;再论“进”对“入”的历时替换——与李宗江先生商榷[J];中国语文;1998年02期
5 萧红;再论“也”对“亦”历时替换的原因[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6 王东;“隅/角”历时替换小考[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栗学英;;汉语史中“肥”、“胖”的历时替换[J];语言研究;2006年04期
8 裴金伟;赵福亮;;常用词汇“站”与“驿”历时替换考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9 马云霞;;“进”对“入”的历时替换补说[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郭晓妮;;“梳”、“篦”对“栉”的历时替换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萧红;;再论“也”对“亦”历时替换的原因[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尚芳;汉英“甜”和“苦”味觉隐喻对比[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牟莉;现代汉语“肥”和“胖”的指称面貌及其历史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3 王华;五组常用词演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4 罗斌;五官动词的语义演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96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96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