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关联论视角下的转折复句反预期表达现象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22 10:26

  本文关键词:关联论视角下的转折复句反预期表达现象分析 出处:《世界汉语教学》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关联理论 转折复句 反预期 明示—推理 明示成分 礼貌原则


【摘要】:本文以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为视角,全面分析了转折复句的反预期表达现象。正面语境效果赋予了新信息以预期或反预期的属性,在反预期的表达方式上,小句是"隐含",转折复句则是"明说",在具体表达过程中,ICM对预期具有阻塞作用,转折复句也满足了对方的核心关联期待。在转折复句的"明示-推理"模型下,有五种反预期信息的明示成分,其明示程度、处理努力间形成了方向相反的等级序列。在现场评论的口语环境中,明示成分共现的背后隐含着两条倾向性规律,由此证明了关联理论对于礼貌现象同样具有解释力。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一引言预期(expectation)和反预期(counter-expectation)是话语-语用界面的概念,不属于句法-语义层面,集中反映了言语行为中的人际关系,与语言的主观性密切相关(吴福祥,2004)。以往学界对于反预期的研究多集中在小句句式(构式)层面,如吴福祥(2004)对于特殊句式“X不比Y·Z”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毓林;;反预期、递进关系和语用尺度的类型——“甚至”和“反而”的语义功能比较[J];当代语言学;2008年02期

2 王岩;;表示转折关系的“不过”和“就是”[J];汉语学习;2007年05期

3 姜望琪;关联理论质疑[J];外语研究;2001年04期

4 廖巧云;;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篇识解模型[J];外语学刊;2008年03期

5 张亚非;关联理论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年03期

6 王文博;预设的认知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01期

7 冉永平;语用过程中的认知语境及其语用制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8期

8 冉永平;论关联理论的社会维度[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9 熊学亮;认知相关、交际相关和逻辑相关[J];现代外语;2000年01期

10 冉永平;礼貌的关联论初探[J];现代外语;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茗;比字句结果项与比较点的联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张利明;;关于预设和蕴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3 李欢;;关联理论对阅读理解的启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4 纪莹;;《醒世恒言》否定关系的比字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5 徐勇前;;对关联理论的几点思考[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年03期

6 王黎;;“不比”句多义性动因考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符赛男;;关联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及存在的问题[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夏蔚兰;语境、隐喻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1年04期

9 陆华;李业才;;言语交际中的礼貌理论要析[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10 高翼;;关联理论与图式理论对英诗意象理解的作用[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曦;;寻求听力理解中的最佳相关[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武宏志;;非形式逻辑或论证逻辑:相干性[A];第一届全国非形式逻辑与法律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8 莫启扬;语言中的时间性及其操作[D];西南大学;2011年

9 谢白羽;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范丽君;汉藏语因果类复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媛媛;广告双关语中的语境与最佳关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婷婷;从关联翻译理论角度分析林译《浮生六记》的翻译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黄圆圆;《老友记》幽默对白的语用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崔有为;以利奇和顾曰国为代表的英汉礼貌原则比较研究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谷春娜;唐宋诗词颜色意象及其翻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付瑶;概念整合理论指导下的《红楼梦》歇后语认知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泓;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推理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戴红霞;从关联理论角度看汉英公示语翻译[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然;词汇语境教学法在初中低年级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生;试论近代汉语中的叠加式词语模[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张伯江;认识观的语法表现[J];国外语言学;1997年02期

3 李宝伦,潘海华,徐烈炯;对焦点敏感的结构及焦点的语义解释(上)[J];当代语言学;2003年01期

4 袁毓林;句子的焦点结构及其对语义解释的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3年04期

5 张谊生;近代汉语预设否定副词探微[J];古汉语研究;1999年01期

6 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白”、“白白”[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7 马清华;强程度标记的叠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肖金香;;副词“白”的语法化及动因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9 袁毓林;;现代汉语虚词模糊划分的隶属度量表[J];汉语学报;2005年04期

10 肖任飞;;同语格式“X是不/没X”的语用功能分析[J];汉语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烨;预设否定副词“白”和“瞎”的比较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秋丽;;浅析关联理论与话语误解[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刘晓玲;郑红苹;;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语音隐喻[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蔚华;;关联理论与话语误解探微[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张利平;;关联理论之于翻译过程的重构[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5 李程程;;从关联角度看翻译过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6 林元龙;从关联理论角度看话语误解[J];莆田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陆荣荣;试析关联理论对翻译的启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邱志华;语言模糊性的语用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11期

9 李寅,罗选民;关联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01期

10 邵艳春;;关联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5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闻艳;;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吴文辉;;隐喻的关联性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靳宁;贾德江;;再论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朱犁,

本文编号:1319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319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f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