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不同频率的下肢动作字的组配能力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22 16:21

  本文关键词:不同频率的下肢动作字的组配能力分析 出处:《世界汉语教学》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构词法 下肢动作字 组配能力 系联图式 路径图式


【摘要】:"走、跑、跨、跳、跪、蹲、踢、踩、蹬"等同为下肢动作,但是组配能力差别较大,本文尝试在结构主义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意象图式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通过对这些字的所有构词进行结构分析发现,Vr、mH、Mh在一定程度上可类推,而Vo、vR基本不可类推(大写字母代表该字)。因此,这些字可以分为三组:高频且vR组"走、跑"、次高频且非vR组"跳、跨",低频且非vR组"跪、蹲、踢、踩、蹬"。本文用关联图式解释了Vr、mH、Mh这三种构词方式,用路径图式解释了Vo、vR这两种构词方式。关联图式反映了这一义场的共同语义特征,具有共性;路径图式则反映了每个动作的独特的运动方式,具有个性。高频组和次高频组的路径图式注意力分布的变化较为丰富,即分别凸显图式中的起点、终点、射体、路标等。次高频组所表达的动作不及高频组常见,产生的位移距离不及高频组大,未能虚化为补语。而在低频组中,最容易凸显的是动作的方向,其在域投射时得以保留。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汉语类词缀的定量与定性研究”(项目号:11BYY085)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编号:NECT-11-0839)的资助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一引言1.1研究目的和理论基础复合词是现代汉语词汇的主体,每年甚至每天都不断地有大量的新词被创造出来。但是这些新词所使用的汉字,除了一部分字母词以外,并未超出2500常用字和1000次常用字(参见《现代汉语常用词表》(1988))。同时,这些字的构词能力差别很大。构词法研究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洪君;;从两个同级义场代表单字的搭配异同看语义特征和语义层级——以“锅”和“碗”为例[J];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董秀芳;;整体与部分关系在汉语词汇系统中的表现及在汉语句法中的突显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邱立坤;张晓巧;毛宁;;现代汉语复合词内部结构词典的构建[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陶丽;英语介词through多义的认知语义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赵倩;汉语人体名词词义演变规律及认知动因[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4 吴恩锋;基于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的概念隐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黄梅;现代汉语嵌偶单音词的句法分析及其理论意义[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6 周晓燕;汉语动物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白云霜;当代汉语词汇新增义位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超逸;认知视角下的英语人体名词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周莎;身体复合词的语义分析[D];北京大学;2011年

3 田丰;《黄帝内经》医学用语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4 詹舒岚;现代汉语人体下肢名词组合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5 姜自霞;基于义项的语素构词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6 吴汉江;《现代汉语词典》三字词语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7 邵静怡;含动物名称惯用句的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8 张媛;小学高年级学生动作学习认知特点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宗保;形、名语素构成复合词的语义类组合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耿雪;现代汉语V1+V2偏正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通锵;;“字”和汉语研究的方法论——兼评汉语研究中的“印欧语的眼光”[J];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03期

2 王艾录,孟宪良;语素入词所发生的意义偏移现象[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锋;;浅谈思维模式与构词法[J];汉字文化;2008年02期

2 晏颖;薛欢;黄文学;;《本草纲目》所见双字格中药名称的构词法[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孙祖兴;有关俄语i舜史ǖ募父鑫侍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2年03期

4 杨靖轩;汉语医学词构词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年02期

5 傅懋R,

本文编号:1320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320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9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