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汉语中的介词“着”
本文选题:中古汉语 + 介词 ; 参考:《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摘要】:"着"的介词用法是中古汉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在介词"着"的语法化过程中句法和语义变化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着"的词汇语义和句法环境的历时考察,可以清楚地看出"着"的虚化经历了萌芽—产生—发展—繁荣等几个阶段。唐代以后介词"着"的功能在北方话中逐渐萎缩,不过"着"的介词用法,在有些方言里还有所保留。
[Abstract]:The preposition usage of Zhao is a very important linguistic phenomenon in ancient Chinese. Syntactic and semantic chang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preposition Zhe. Through the diachronic investigation of lexical semantics and syntactic environment of Zhe, we can see clearly that the vacuity of Zhe has gone through several stages, such as sprout, emergenc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After the Tang Dynasty, the function of the preposition "Zhao" gradually shrank in the northern dialect, but the usage of the preposition was reserved in some dialects.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分类号】:H1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林新年;《祖堂集》“著”的语法化等级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卜雅娜;;《六度集经》“着”字的介词用法[J];文教资料;2009年13期
3 张爱民,王媛媛;“着”字虚化问题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俞光中;;“V在NL”的分析及其来源献疑[J];语文研究;1987年03期
5 李倩;宁夏中宁方言的虚词“着”[J];语文研究;1997年04期
6 陆俭明;;“着(·Zhe)”字补议[J];中国语文;1999年05期
7 荣晶;丁崇明;;昆明话的“着”字及其语法化过程中的历时择一与共时制衡问题[J];中国语文;2004年03期
8 田春来;;也谈处所介词“著”的来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俊勋;从高诱注看东汉北方代词系统的调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2 周刚;连词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要略[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张定;;枞阳方言被动标记“着”的历史来源及其语法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褚福侠;;元曲“量词+儿”用法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曾良;;明清小说词语俗写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储小e,
本文编号:19486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948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