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经历体“过”语法化过程的生成语法解释

发布时间:2018-06-25 17:24

  本文选题:经历体 + “过” ; 参考:《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11期


【摘要】:现代汉语中经历体标记"过"的语法演变过程比较清晰,即表示空间上运动的实义动词——表动作完成结束的助词——表经历的体标记,在国际主流语法研究理论生成语法的框架下,用"完结短语"假设理论对"过"的语法化过程进行了理论解释,这种分析具有人类语言的共性。
[Abstract]:In modern Chinese, the grammatical evolution of experienced aspect marker "overpass" is relatively clear, that is to say, that is, to express the spatial movement of the real verb-to show the end of the action of the auxiliary word-to express the experience of the aspect of the mark. Under the framework of generative grammar in international mainstream grammatical research theory, the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 of "overpass" is explained theoretically with the hypothesis of "ending phrase", which has the commonness of human language.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
【基金】:北京语言大学青年自主科研支持计划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编号10JBG06)
【分类号】:H1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笑神;丑角表演“过”之论解[J];齐鲁艺苑;2001年02期

2 郑敦君;一点感想[J];山东消防;1997年08期

3 张国军,廉少纯;“不及”和“过”:写人叙事要适度[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4 张峰;功过小议[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2年03期

5 谢晓晖;;时态助词“过”的来源及发展[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6 杨成虎;语法化研究与英语教学[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徐俊霞;“V见”之“见”的语法化过程[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8 潘国英;论明清白话小说中表持续义的“在这里/那里”[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王振来;;从语法化和方言的角度考察被动标记[J];汉语学习;2006年04期

10 刘红蕾;;《诗经》中的“所”[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璋;;“てしまぅ”的语法化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周国辉;隋虹;;语言语境语法化作用的英汉语对比分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周国辉;;实用虚化 虚用实化——语法化与词汇化的辩证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杨成虎;;与语法化平行的音系变化连续统问题[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5 邹仁;;“了”、“却”的语法化以及“了”、“却”的替换[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6 王建设;;从明清闽南方言戏文看“著”的语法化过程[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晏尚元;;指示词THAT的语法化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赵学德;;论语法化术语译名的标准化[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高蕊;;从认知角度谈“来”字的语法化——从上古到现代的历时考察[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王伟;周卫红;;试论语法化理论在对比语言学中的应用——以英汉语篇中替代类型之对比研究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福祥整理;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语言学篇)[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胡立彪;从“闻过则改”说起[N];中国质量报;2004年

3 储泽祥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储泽祥:追求理论方法创新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李娟;一部引人思考的理论语言学著作[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张偶良;整改贵在真改[N];嘉兴日报;2005年

6 魏 勤 特约撰稿人 卫 平;东北板块 细品久违的赚钱滋味[N];证券日报;2003年

7 张骅;语言所举办两场学术演讲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8 ;发挥学科特色 创新理论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9 引甫;颇具特色的语文工具书[N];光明日报;2007年

10 高山杉;“学术女超人”原来是“书皮党人”[N];东方早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刘黎岗;重庆话口语中话题的结构与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张尹琼;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D];复旦大学;2005年

4 覃东生;对广西三个区域性语法现象的考察[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高增霞;现代汉语连动式的语法化视角[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SYEDA ARZOO RIAZ(阿珠);汉语与乌尔都语量范畴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周静;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蔡华祥;盐城(步凤)方言动态助词及相关语法手段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武文杰;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李晋霞;现代汉语定中“V双+N双”结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蕾;现代汉语否定式“把”字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孙琦;《颜氏家训》连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3 孟静;Be going to结构规约含义的语法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马慧;唐以前“得”字及相关“得”字句的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文星;使、叫、让在现代汉语兼语句中的语法化[D];河南大学;2004年

6 骆美婵;主谓插入语的考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李向华;汉语中“个”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8 范群;“给”的语法化考察及其在句子中的焦点标记功能[D];山西大学;2005年

9 尤翠云;名词谓语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彭吉军;“X不X”结构的语法化考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66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066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3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