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词性谓语句的理论思考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statu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aspect predicate in modern Chinese, discusses the "ellipsis theory" of the aspect part of speech predicate, and proves the existence of the body part of speech predicate sentence in modern Chinese, and holds that the key condition of semantic self-sufficiency of the aspect part of speech predicate sentence is distinction.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项开喜;体词谓语句的功能透视[J];汉语学习;2001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邢福义;;说“NP了”句式[J];语文研究;1984年03期
2 张谊生;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功能转化与副词修饰名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体词谓语句研究》出版[J];语文研究;2009年01期
2 项开喜;体词谓语句的功能透视[J];汉语学习;2001年01期
3 吴正基;体词谓语句研究说略[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周日安;体词谓语句的分类[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5 周日安;体词谓语句的范围[J];河池师专学报;1994年01期
6 温锁林,郝蕾;体词谓语句的范围[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7 周日安;体词谓语句的生成条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8 陈一,赵惜微;谓词性成分作主语的体词谓语句[J];北方论丛;1998年01期
9 王洁;论“省略述语动词”的体词谓语句[J];大理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10 王艾录;;非区别性的定语[J];语文研究;198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敏之;;“的”字结构的语义可省略形式[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章沛;;荀况反对诡辩术的斗争——读《正名》篇札记之二[A];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C];1980年
3 许小星;亢世勇;;补语语义指向的制约因素[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4 曹予生;;“同一认定"中的符号学分析[A];第一届、第二届东亚符号学国际会议论文集[C];1998年
5 章沛;;关于荀况的逻辑思想的探讨——读《正名》篇札记之一[A];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C];1980年
6 刘兴伟;;中学化学教学与创新教育[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7 储泽祥;;赣语岳西话表被动的“让”字句[A];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汉语被动表述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尚英;;VV与V一V式动词重叠的特征调查研究[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何春华;;分心与靶线索区别性对前瞻记忆TAP效应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曹剑芬;郑玉玲;;韵律标志性的音段发音增强[A];第九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易宪容(作者单位: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区别性信贷政策是房地产调控关键[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2 王健玮;以人为本区别性的人本文化[N];中华建筑报;2005年
3 本版编辑 记者 方阳麟 刘俊卓 日广 易宪容;理性房价 何时回归?[N];民营经济报;2006年
4 周义兴;注意专户理财开闸的政策信号[N];证券时报;2008年
5 易宪容;“国十五条”之新意和需改进的地方[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6 ;“意见”还有改进余地[N];上海金融报;2006年
7 逄增志;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卡在哪[N];医药经济报;2005年
8 陈福英;从红薯涨价看品牌利益的提炼与传播[N];湖南经济报;2006年
9 魏文彪;城乡双轨医疗保障不应长期存在[N];人民法院报;2006年
10 向前;组织形象与成员认同[N];中国质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姜红;与陈述、指称相关的现代汉语语法现象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张占山;语义角色视角下的谓词同义词辨析[D];厦门大学;2006年
4 解植永;中古汉语判断句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陈毅东;基于短语的统计机器翻译模型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毛伟宾;汉语错误记忆通道效应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莹;近代汉语并列关系连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周四贵;元明汉语介词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方兴顺;TRIPS协定下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红成;对介词on多义网络的认知分析[D];重庆大学;2004年
2 汪洋;方位词“上、下、里、外”的语义认知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丁兆叶;认知方式和线索特征对前瞻记忆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丁明云;赵岐《孟子章句》介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商燕;现代汉语中的协同副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周同燕;现代汉语体谓结构考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耿晓涛;现代汉语“A像B一样C”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付博;“介词+宾语+‘说’”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卢海;《史记》谓语动词的体词性后续成分[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樊海燕;现代汉语方位词隐现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80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380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