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广告语的语码转换与跨文化传播——解析法国品牌在中国的本土化传播策略

发布时间:2019-02-16 00:58
【摘要】:正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被认为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传播中出现不同文本的现象,恰恰说明了各国文化的多样性;而不同文本之间的相互转换也是现代社会文化传播的重要标识。事实上,语言符号在交流过程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对一则产品广告来说,从跨文化的视角用目
[Abstract]:Positive language is not only a carrier of culture, but also an important way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phenomenon of different texts in communication shows the diversity of cultur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exts is also an important symbol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modern society. In fact, language symbo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ommunication. For a product advertisement, from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学立;张四化;;比较逻辑学理论初构——从逻辑与文化关系维度看[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06期

2 吴鸿斌;;也论“天人合一”——与寇鹏程先生商榷[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3 李舜薏;熊锦平;;全球化时代与世界体育发展[J];第一健身俱乐部;2009年12期

4 周朝伟;;“有机体”思想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0年01期

5 方汉文;;跨文化翻译中的历史阐释[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李永春;刘蓓蕾;;普适设计与个性化设计的比较[J];创意与设计;2010年01期

7 方汉文;;中国比较文明学学科的发展与理论体系建构[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孙芳芳;;浅析网络游戏的生产与接受[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S2期

9 裴萱;;中国语境下的文化突围[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10 刘学慧;林晓青;管军;;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梅;韩国古典诗歌中的陶渊明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2 徐敏;中国近代基督宗教教堂建筑考察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3 王兴华;象与像——《从西汉雕塑谈起》[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4 蔡平;文化翻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建伟;选择转换与融创[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6 袁利平;本体存在与视域融合[D];西南大学;2009年

7 邹婷;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与中国佛学[D];苏州大学;2008年

8 杨俊光;唱歌就问歌根事[D];苏州大学;2007年

9 朱源;李渔与德莱顿戏剧理论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陈新;篮球文化与篮球市场[D];苏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荃荃;对奥运会吉祥物的文化解读[D];扬州大学;2010年

2 许启雪;多元文化与唱法多样性的中介及其演唱实践探讨[D];贵州大学;2009年

3 李春梅;佤族和汉族家庭教育的跨文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肖秋芳;论逻辑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D];西南大学;2009年

5 闫增荣;挠羊赛的文化寻根[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舒献忠;文化同源:中国武术与中国书法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7 鲍润辽;从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的基本识别和系统分析[D];延安大学;2010年

8 董金香;冲突与整合中的学校德育[D];浙江大学;2009年

9 辛保军;古代埃及的神权政治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周彭;冲突与融合[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秀梅;;浅谈中国电视节目内容“本土化”之必然趋势[J];当代电视;2010年01期

2 何娟;;网络聊天中英汉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李冬艳;;大学英语教师英汉语码转换动因[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焦彬凯;;世界英语理论与中国英语展望[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张娟;;Analysis of Code-switching in College Students' Everyday Conversation[J];青年科学;2010年02期

6 陈永辉;;借重孔子:《庄子》重言的传播策略[J];长江学术;2010年01期

7 齐艳;;语言符号理据性探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8 潘晓凡;;对于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的几个问题的浅析[J];黑龙江史志;2010年01期

9 肖锦龙;;意犹未尽——评陈晓明《德里达的底线——解构的要义与新人文学的到来》[J];文艺研究;2010年01期

10 黄根哲;;双语教学过程中师生语码转换初探[J];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露;;刍议旅游传播学研究的发展进程[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蔡松琦;;语言与和声交融的教学实践及其他[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毕瑞峰;段龙飞;;论大部门体制建设中的本土化探索——来自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的经验[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幼红;;重视课堂以外的世界——陶行知教育思想之“生活教育观”有感[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5 王春玲;;培养国际旅游人才的思考与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6 ;数字博物馆、科技馆推荐[A];数字博物馆研究与实践(2009)[C];2010年

7 罗桂湘;郭小军;;边远地区灾害信息的有效传播[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王晓辉;王晓东;;汉英谐音语码转换现象探析——以2009年新年祝福语“Happy 牛 year!”为例[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寇金凤;;浅析用于商业宣传的谐音仿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魏伟;;拓展空间闯新路——从枣庄电视台的发展看城市电视台的发展策略[A];2009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生 王奇;深化责任管理,推进领导力建设[N];工人日报;2011年

2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黄卫平 陈家喜;“从取经到本土化”[N];深圳特区报;2011年

3 江豪 本报记者 张天南;比才勇折桂 评优反落马[N];解放军报;2011年

4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贾磊磊;寻求理想的文化存在方式[N];人民日报;2011年

5 曾庆瑞 赵遐秋;融通各形态文化实现“美美与共”[N];文艺报;2011年

6 本报驻美记者 宰飞;纽约人会让沃尔玛三吃闭门羹?[N];解放日报;2011年

7 实习生 王奇;深化责任管理,推进领导力建设[N];工人日报;2011年

8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贾磊磊;寻求理想的文化存在方式[N];人民日报;2011年

9 曾庆瑞 赵遐秋;融通各形态文化实现“美美与共”[N];文艺报;2011年

10 本报驻美记者 宰飞;纽约人会让沃尔玛三吃闭门羹?[N];解放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霞;专利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周菁;和而不同——论WTO背景下中外合拍电影的跨界生存[D];暨南大学;2010年

3 李青霜;赛珍珠中国题材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邹琼;对话与理解[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陆振慧;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的理雅各《尚书》译本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6 曾文雄;翻译的文化参与[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锐;多元文化图景与电视话语选择[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方奕;本土化视野下的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沈岚霞;20世纪上半叶美国对华教育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琰;意义的浮桥与彼岸的想象[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振云;近五年来房地产广告内容分析[D];南昌大学;2011年

2 宋翔;浅谈企业管理沟通中的文化差异[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周媛;新东方主义建筑室内设计实践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4 路艳君;中国传统色彩在08奥运会开幕式服装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5 江南;基于情感化设计的当代文具造型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6 马咏梅;纤维材料壁画的形态语言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张静;现代数字化插画的本土化设计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10年

8 彭晚晚;“赵氏青春偶像剧”透析[D];西南大学;2010年

9 吴洁;关于BBS辩论的批评话语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张丽丽;论文化意象的翻译单位[D];燕山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238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238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b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