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话语标记的类型及功能研究综观
[Abstract]: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bottom-up" research paradigm,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systematic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mark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p-down", focusing on the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discourse markers, and looking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cro-level discourse marke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sition and functional differences of discourse markers, and points out that discourse markers can be divided into discourse marker words, discourse marker phrases, discourse marker clauses, discourse marker formats and so 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ituent elements.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basis and overlap of the answer markers, and investigates the cognitive semantic basis of the overlapping.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文学院;华侨大学文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宗江;说“完了”[J];汉语学习;2004年05期
2 冉永平;话语标记语you know的语用增量辨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董秀芳;;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1期
4 冉永平;话语标记语well的语用功能[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6 冉永平;言语交际中“吧”的语用功能及其语境顺应性特征[J];现代外语;2004年04期
7 高增霞;自然口语中的话语标记“完了”[J];语文研究;2004年04期
8 丁崇明;论词语叠连式不礼貌语言[J];语言文字应用;2001年03期
9 高增霞;自然口语中的话语标记“回头”[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格奇;会话语篇中的语言结构顺应动态分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陈练军;《尹湾汉墓简牍》中的量词[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戴庆厦,蒋颖;论藏缅语的反响型名量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王扬;语用预设的特征及其认知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陈勇;名词谓语句研究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甘智林;“V+一下”格式的歧义现象[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方小中;定中结构研究综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李劲荣;从认知图式看两种表领属关系的主谓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王军;;古代汉语“有”字句研究综述[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10 李先银;汉语个体量词的产生及其原因探讨[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炼;;“因为”分句与“如果”分句比勘——因果类复句与条件类复句差异初探[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2 徐晶凝;;语气助词“吧”的情态解释[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3 崔建新;张文贤;;不同语体下连词使用率的统计与分析[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4 柯彼德;;以话题为纲——提高汉语语法教学效率的新尝试[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5 仇鑫奕;;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应口语先行[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6 李泉;;试论现代汉语完句范畴[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7 宛新政;;“ V就V在P”格式的语义结构和语用功能[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8 古川裕;;关于“要”类词的认知解释 ——论“要”字由动词到连词的语法化途径[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9 彭利贞;;论“应该”的情态与体的互动关系[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10 陈前瑞;;动词前“一”的体貌地位[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锦姬;现代汉语补语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王华;现代汉语小句宾语句整合特征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3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牛保义;相信和怀疑:附加疑问句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5 蔡金亭;语言因素对英语过渡语中使用一般过去时的影响[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6 廖美珍;问答:法庭话语互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王利众;俄汉科学语言句法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8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9 王志军;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远明;《五灯会元》量词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2 刘文正;《朱子语类》量词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3 夏红娟;汉语话语标记语在口语会话中的人际互动功能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赵明慧;动词后时量成分与名词宾语的顺序及其演变考察[D];南昌大学;2007年
5 胡亚南;汉语话语标记语的元语用意识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6 王洪磊;“就是”的语用标记语功能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7 朱文文;汉语三种关联格式的量范畴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8 甘露;甲骨文数量、方所范畴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陈练军;居延汉简量词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吴凌云;动量短语句法歧解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秀芳;“是”的进一步语法化:由虚词到词内成分[J];当代语言学;2004年01期
2 吴福祥;汉语体标记“了、着”为什么不能强制性使用[J];当代语言学;2005年03期
3 谢芷欣;我说口语结构“我说”[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黄大网;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福建外语;2001年01期
5 周磊;乌鲁木齐话“给”字句研究[J];方言;2002年01期
6 何自然,莫爱屏;话语标记语与语用照应[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7 李勇忠,李春华;话语标记与语用推理[J];国外外语教学;2004年04期
8 玄s,
本文编号:24543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54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