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概念义素与功能义素的不均衡分布

发布时间:2019-06-02 16:15
【摘要】:义素是义位的组成要素,也是最小的、有区别意义的语义单位。义素可根据语义表达中的不同作用分为概念义素和功能义素。所有的义位都含有功能义素,大部分义位既含有功能义素又含有概念义素,而少部分义位只含有功能义素而不含概念义素。概念义素和功能义素对义位组合都很重要,离开概念义素则无法表达语义内涵,离开功能义素则无法组合为更大的语义单位。类属相同的义位具有相同的基本义素,类属不同的义位具有不同的基本义素。类属相同的义位在基本义素相同的前提下,还具有不同的下位义素,这是义位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特征。
[Abstract]:Sememe is not only the constituent element of semantic meaning, but also the smallest semantic unit with different meaning. Sememes can be divided into conceptual sememes and functional semem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oles in semantic expression. All sememes contain functional sememes, most of them contain both functional sememes and conceptual sememes, while a small number of sememes contain only functional sememes and not conceptual sememes. Conceptual sememes and functional sememe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semantic combination, but can not express semantic connotation without conceptual sememes, and can not be combined into larger semantic units without functional sememes. The same sememes of the genus have the same basic sememes, and the different sememes of the genus have different basic sememes. Under the premise that the basic sememes are the same, they also have different lower sememes, which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that distinguishes from each other.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0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春燕;上义词与下义词的选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刘艳;浅析英语中语境对意义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杜道流;指称、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黄婉梅;表处所的“在Np”的语义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阮绪和;形名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冯鸣;英语表持续时段的for短语和汉语时量词语的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7 何清顺;汉英词汇重叠式附加意义对比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王葆华;同动式论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9 卢英顺;现代汉语中的“延续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王祥荣;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述谱;;语言单位与词典的类型及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金明;;对英汉“文化限定词语”的思考[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于伟昌;;汉译外来语言学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其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刘建梅;;关于编纂外向型汉外字典的设想[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罗思明;;词典使用技能教学的认知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戴玲真;;从《朗文多功能分类词典》看语义场理论在分类词典编撰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储常胜;;语言与文化——浅析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高军;;隐喻与英语学习词典中一词多义词汇的释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9 徐德宽;;现代汉语双宾构造中两个宾语的题元角色[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俞士汶;朱学锋;段慧明;张化瑞;;以词义为主轴的综合型语言知识库[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齐璇;汉语语义知识的表示及其在汉英机译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3 王利众;俄汉科学语言句法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4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王志军;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8 王道英;“这”、“那”的指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9 聂仁发;现代汉语语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樊中元;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吉田泰谦;汉语肯定句与否定句不对称现象的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2 李贤景;三种否定比较句的联系与区别——“不如”、“不比”、“没有”型比较句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3 解海江;汉语方言义位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王业兵;从语境角度考察词义演变的规律[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施栋琴;进行概念的表达和情状类型——英汉对比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D];上海海运学院;2000年

6 胡玉华;《世说新语》助动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蕾;模糊语言及其翻译[D];广西大学;2001年

8 徐云知;近20年语感及语感教学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9 李肃宁;俄汉语空间关系表达形式和手段的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10 陈烁;《儿女英雄传》状态词研究——从《儿女英雄传》与《红楼梦》的比较看《儿女英雄传》中状态词的若干特点[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491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91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5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