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手机短信中的语用预设

发布时间:2019-06-13 12:51
【摘要】:手机短信因其迅捷、简便、经济,表现手法新颖独特,而得到人们的喜爱,本文从语用预设的角度对这种短信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分析时所基于的理论基础是语用预设具有共知性,合适性,主观性,可取消性,单向性等特征,可以用来恰如其分地分析手机短信。
[Abstract]:Mobile phone short message is loved by people because of its rapidity, simplicity, economy, novel and unique means of expression.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interprets this kind of short mess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analysis is that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mpathy, appropriateness, subjectivity, negativability, unidirectional and so on, which can be used to properly analyze mobile phone SMS.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0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勇;从语用学维度审视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鞠红;英汉低调陈述结构对比及其语用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陈怡;语境对语义的影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4 汪承萍;词汇的联想意义及其语用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高红云;英语修辞格的语用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6 陈芙蓉;试论语境中的语义理解[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郭丽华;英语委婉语在交际中的语用功能及表达方式[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8 陈意德;语用前提、交际过程与英语教学[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9 陈令君;马坤;;人称指示的语用投射及其交际功能[J];北方论丛;2006年01期

10 王秀荣;言语交际中“祈使行为”的表达形式[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袁娟;;隐喻认知推理机制的受制变量研究[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杨壮春;;词典·读者·语用[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李颖;;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英语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曾金金;;由“谢谢”的使用谈语言与文化教学[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3 王道英;“这”、“那”的指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三福;教学的语用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孙荣实;汉语新词语运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侯国金;语用标记等效原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李成军;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郭婷婷;现代汉语疑问句的信息结构与功能类型[D];武汉大学;2005年

9 凌建侯;话语的对话本质[D];北京外国语大学;1999年

10 彭利元;论语境化的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玉芹;论语篇连贯的静态与动态分析[D];延边大学;2000年

2 李芳;论商务谈判中的礼貌语言策略[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林雅;翻译的语用观[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4 张建华;英汉呼语对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5 宋钧;对世界著名公司主页中超链接部分的语言学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6 徐强;夸张和低调的英汉对比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7 郑国龙;[D];苏州大学;2001年

8 李维章;语境因素对翻译的制约和影响[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9 陈顺黎;试析语境及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吴定芳;会话中性别差异的语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整治骗子[J];共产党员;2010年02期

2 秦剑;;手机短信中的汉字修辞[J];青年科学;2010年02期

3 高翔;王霞;;仿拟式手机短信的构成及语体特征[J];语文学刊;2010年01期

4 ;“文明短信”唱响网络文化主旋律[J];消费电子;2010年01期

5 ;传 十条短信让你“传”出年味儿[J];中外管理;2010年02期

6 快哉风;;和你一起慢慢变老[J];新天地;2010年02期

7 肖复兴;;亲笔信[J];新一代;2010年02期

8 戴舒芩;;新宠与假面——手机短信传播的文化解读[J];作家;2010年06期

9 唐淑华;;论“语用预设”对广告语言语力的制约与促进[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韩力扬;陈红;;论预设的认知语境构建功能[J];河北学刊;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春燕;;“家校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天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2 黄春燕;;家校通让师爱闪光[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3 陈月华;陈荟竹;;老龄社会背景下提升我国老年群体媒介素养的若干思考[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马慧子;;移动运营商物联网业务规划研究[A];两化融合与物联网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宋雅娟;张猛;陈力;雷春丽;;内部安全网络电子邮件的自动手机短信提醒平台[A];Proceedings of 2010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ellular,Molecular Biology, Biophysics and Bioengineering(Volume 6)[C];2010年

6 岳丽华;郭雪梅;李强;裴克莉;;新兴媒体优势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中的作用初探[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象灾害与社会和谐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王静;孙健;;公共气象服务的媒体传播途径及其评估[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公共气象服务论坛——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科普工作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曲晓黎;谢丹;徐晓磊;杨柳;;浅谈手机气象短信的编写技巧[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公共气象服务论坛——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科普工作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吴智杰;;如何提高气象短信的艺术水平提升公众气象服务能力[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公共气象服务论坛——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科普工作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肖学胜;;浅淡发展农村气象志愿者[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公共气象服务论坛——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科普工作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利凯;河南厅:网络技术给力“两整治一改革”[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2 记者 张培奇;河南多举措抗旱保丰收[N];农民日报;2011年

3 本报特约评论员、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 叶小文;草根文化请君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4 记者 郭丽君;“春风行动”免费向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N];光明日报;2011年

5 马宪君 刘建伟;听诤言 集民智 敞开心扉纳良策[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11年

6 孙傲 本报记者 尹明波;“七大平台”让公众价比三家[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7 特派记者 孙楠 曾居仁;发扬气象人精神应对冰冻灾害[N];中国气象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雷黎丽;“新农通”启动 农民致富有帮手[N];乐山日报;2011年

9 通讯员 赵安金;变“联系”为“服务”[N];检察日报;2011年

10 记者 马卫东 通讯员 孙力 潘明;眉县看守所:家书开启在押人员“新生路”[N];人民公安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峰辉;基于动态性认知的语用预设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曾莉;非规约间接否定:作为语用策略的言语行为[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申琦;手机信息传播法律与管理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何灿群;基于拇指操作的中文手机键盘布局的工效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邓文华;海峡两岸数字艺术产业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春娟;甲骨文对贞卜辞的语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邓福蓉;手机短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张洪玲;基于GSM的空调远程嵌入式控制器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4 肖瑶;美国企业简介中语用预设及预设触发语的功能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赵月琴;现代汉语限止类转折连词的篇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秦剑;汉字修辞新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陶仕梅;从语用预设角度分析《阿Q正传》中的幽默[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李靖;手机短信语言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9 娄超;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10 刘丽芳;微博客的传播特征与传播效果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98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98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6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