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山西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SD2013jaxm-23)
【分类号】:H0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中竺;批评语言学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俊;;中文房地产广告研究的批评性语篇分析视角[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2 陈意德;及物性理论与新闻语篇的批评分析[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许丽娜;;从批评性语篇分析角度浅析现代商业广告[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4 卢茜;;多视角下的语篇与世界之关系[J];湘南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孙桂英;;互文性理论视角下的新闻语篇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唐岚;;新世纪初西方主流媒体对华报道的变化——批评话语分析视角[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06期
7 魏欣欣;;批评性话语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J];东南学术;2010年01期
8 吕万英;英文新闻标题批评性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王伟强;;浅析中文房地产广告中的意识形态——以批评性语篇分析理论为视角[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10 李晶晶;;批评语言学视域中“雷”的社会符号意蕴[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吉;;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语[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窦卫霖;中美官方话语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胡华芳;《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中北京奥运相关新闻的批评性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鞠玉梅;英语语篇分析的伯克新修辞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张璐;批评文体学[D];河南大学;2007年
6 傅利;英语作为外语的课堂问答话语语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马景秀;新闻话语意义生成的系统功能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施光;法庭审判话语的批评性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泽霞;英语新闻语篇意识形态分析:社会功能视角的描写与阐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志勇;唐代颂赞文体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玲玲;英语政治新闻中意识形态的批评语篇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姬尧;新闻语篇中被动语态的批评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红;批评话语分析视域下的新闻语篇分析中美新闻报道语篇比较[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谢璐;高中英语课堂话语新特点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黎f;立法语篇权力关系研究:批评性视角[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莉;关于《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中美关系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邱v,
本文编号:25374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37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