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滑溜词在商品广告语中的作用探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奕;;英汉房地产广告常用形容词性滑溜词的对比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8期
2 杜洁;;浅析英语广告中滑溜词的应用及成因[J];青春岁月;2013年12期
3 董燕萍;刘玉花;;英、汉语句子理解过程中的线索竞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平;;竞争模型与花园路径句[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年02期
2 刘宇红;;词汇与句法界面的三级互动模型[J];外国语言文学;2012年02期
3 米海燕;;新世纪中国英语语法研究的现状——对5种外语类核心期刊8年(2000-2007年)的统计分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张金桥;樊泽媛;;汉语空间关系简单句命题表征项目顺序特点[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王云;郭智颖;;花园路径现象认知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6 董燕萍;蔡振光;;竞争模型中的语义线索:论元特征满足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03期
7 蔡振光;董燕萍;;竞争模型中的语义线索:纯生命性[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8 蔡振光;董燕萍;;汉、英双语者句子理解策略的迁移[J];现代外语;2007年03期
9 尹洪山;;信息状态对英语前置句式习得的语用制约[J];现代外语;2010年03期
10 张晓鹏;;中国学生英语句子加工中的句法-语义相互作用——来自语缺和生命性线索加工的证据[J];现代外语;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尹洪山;语篇中前置句法结构的语用制约[D];山东大学;2007年
2 曹勇衡;基于阅读时间的二语习得者句子空隙处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岳皓洁;中文房地产广告语言特点的前景化分析[D];郑州大学;2011年
2 程东岳;论母语与外语“知识—认知双元结构”下成年人英语听力理解的学习机制[D];西华大学;2008年
3 迟东娴;标记迁移对英、汉母语学生汉语单句加工影响的眼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马迎;英语语言规则及其合理教学手段探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5 张扬;在线索竞争条件下对PowerPC理论和△P理论的检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芳;;英汉汽车广告中常用“滑溜词”的对比分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穆念伟,邓海棠;广告英语的词汇特色[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朱宏华;英语语言模糊现象初探[J];曲靖师专学报;1997年02期
4 吴娜;;英汉广告语中的模糊语义[J];科技资讯;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永刚;;常规推理与广告双关语[J];语文学刊;2009年19期
2 左红霞;;浅析预设在广告语言中的语用功能[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周燕;;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广告语中的歧义现象[J];海外英语;2010年01期
4 范丽群;徐颖;;用关联理论解读商业广告委婉语的模糊含蓄美[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季嘉瑞;;浅谈房地产广告语中的模糊用语现象[J];语文学刊;2010年22期
6 詹秀华;;论女性商品广告语的修辞艺术[J];语文学刊;2006年24期
7 范丽群;;从关联理论看商业广告语的主题功能突显[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曾宇钧,徐红云;略谈文学作品中的语义模糊与语用模糊现象[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9 王嫦娟;模糊语在文学作品中的文体功能[J];外语教学;2001年03期
10 章淮平;语境对语言模糊和歧义的解释力[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彬;;商务谈判中语用策略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2 陈利红;;论语言的扭曲现象[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8年翻译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魏江;要保护汉语的纯洁性[N];甘肃日报;2008年
2 孙丽萍;满嘴“相当地”,汉语不该粗鄙游戏化[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彭茗玮;社会信息学视域下广告隐喻的认知解释[D];浙江大学;2012年
2 陈明达;多样性与有限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佳;多模态视角下的广告语言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隋必好;汉英广告语篇中的预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小勤;酒类广告中的口部和手部动性词语研究[D];广州大学;2010年
2 张璐;广告中模糊语对消费行为的提升模式[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郭妍;文学语言和广告语言模糊性的比较[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海明;论消费社会中的广告修辞幻象[D];西南大学;2011年
5 王月;中英广告中的性别身份差异[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刘芳;中英文广告中滑溜词的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丽;广告成败的关联理论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小雪;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下广告委婉语的理解机制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倪磊;符号化消费语境下的影像广告语言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10 高强;从广告看价值观的转变与顺应[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642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64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