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语言认同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一虹,程英,赵媛,周燕;英语学习与自我认同变化——对大学本科生的定量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02期
2 夏历;;农民工言语社区探索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良芹;高职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马玉梅;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杨红梅;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5期
4 刘晖;简析中阿颜色词的文化内涵[J];阿拉伯世界;2003年03期
5 刘绯绯;关于外语教学目标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S1期
6 常雁;英汉民族的思维差异及语言表达模式[J];北方论丛;2001年05期
7 周俊英;付欣辰;;体态语成语的语义特性[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张家荣;试论《英美概况》的教学改革[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1期
9 祝迎新;对应规范在法律术语翻译中的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10 陈晶瑛;广告文化研究[J];商业研究;200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盛培林;;双语词典编纂与跨文化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傅维贤;;对比与双语词典[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王惠;;英汉习语文化特征差异对比浅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曾金金;;由“谢谢”的使用谈语言与文化教学[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福年;现代汉语颜色词运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孙东方;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演变[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勤玲;幽默言语的认知语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夏迪娅·伊布拉音;维吾尔民族汉语教学历史与现状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6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夏历;在京农民工语言状况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8 翁玉莲;报刊新闻评论话语的功能语法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畅;文学作品中的宗教文化元素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孙衍峰;越语人际称谓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彩霞;甘肃省定西市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文革;中国文化局限词及其翻译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建华;英汉呼语对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4 杨岚;文化差异与翻译[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5 王进军;关于英语词汇文化意义教学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6 王倩;商业英语翻译研究以——《财富》文章翻译为例[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7 苏伟丽;从语用学角度看习语翻译[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孙红梅;文化差异与翻译[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9 黄斌兰;文化差异与文学翻译障碍及其对策[D];广西大学;2002年
10 吴芳;姓名的跨文化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端明;普通话推广的经济学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付义荣;南京市语言使用情况调查及其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年06期
4 管娟娟;;论“有+VP”句[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郭熙;对新时期“推普”的一些思考:以江苏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徐大明;;中国社会语言学的新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7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6年04期
8 翟学伟;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也论关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J];社会学研究;2003年01期
9 谢桂华;;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市场[J];社会学研究;2007年05期
10 高一虹;生产性双语现象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慧虹;;普通话培训也很重要[J];农民科技培训;2007年12期
2 刘玉屏;;农民工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调查——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个案[J];农业考古;2009年06期
3 夏历;刘承峰;;博士论文简介[J];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03期
4 林一鸣;;“农民工”的修辞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5 付义荣;;也谈人口流动与普通话普及——以安徽无为县傅村进城农民工为例[J];语言文字应用;2010年02期
6 夏历;谢俊英;;农民工的语言状况[J];长江学术;2007年03期
7 欧小艳;;进城农民工语言态度探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8 樊中元;;农民工语言认同的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1年10期
9 刘玉屏;;义乌市农民工称谓语使用情况调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夏历;;农民工言语社区探索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罗春宏;;网络新词语“PK”词义探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倪迅;农民工的普通话水平亟待提高[N];光明日报;2007年
2 王們;媒体用语商兑三则[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3 喻京英;国民母语意识增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4 ;省语委成员单位依法加强语言文字管理[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5 张君明;推广普通话莫忘农村人[N];人民政协报;2005年
6 刘锡潼;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发布[N];北京商报;2007年
7 广东省东莞市文联专职副主席 林岳;以“五项工程”开创文联工作新局面[N];中国艺术报;2007年
8 马勇;先人的学术资源[N];中华读书报;2006年
9 焦新;构建完整汉语水平测试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记者宋晖 通讯员杨红;语言生活问题:解决胜于关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淑艳;外来人口与广州市语言状况关系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付丽娟;语言多样性的生态语言学角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2 贺凤秀;广西农民工语言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孟杰;公文的人文关怀精神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666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66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