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汉语驴句的量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9-11-28 07:08
【摘要】:汉语驴子句作为语义问题引入理论语言学研究领域始于海外华人学者,他们用驴子句研究解释汉语语言事实,研究重点在于光杆条件句和如果/都条件句的划分,以及在篇章表述理论和E类代词理论框架下对该语言现象的解释。然而,他们忽视了汉语中另一类驴句的存在,并且对汉语驴句中疑问词和照应代词的处理还未达成统一意见。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两个问题,第一,构建相对完整的汉语驴句分布图;第二,汉语驴句的量化分析。 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三个假设。第一个假设确定汉语中两类驴句的存在,一类为条件句驴句,另一类为量化关系句驴句。具体来说,条件句驴句包括不定名词的关联结构和常规条件句,其中不定名词的关联结构以‘疑问词…疑问词’和‘不定名词…不定名词’结构为代表;常规条件句包含一个显性的条件算子,如‘如果/要是’。对于量化关系句驴句,,我们分别在句法和语义层面验证汉语中关系小句的存在,并检查了其驴子句特征。 本文第二个假设涉及的是驴句条件子句中疑问词的量化情况。我们摒弃条件句驴句的形态差异,论证实质上只有一类条件驴句的存在,不定名词的关联结构带有一个隐性的条件算子。因此,条件子句中的疑问词,由句内显性或隐性的条件算子允准,可以统一处理为存在量词。 文中的第三个假设论述的是结果子句中疑问词与代词的性质。通过诉诸新颖性条件和分词约束准则以及分析其与旧话语所指的联系,我们确定它们定指的本质,但其E类代词和罗素式定指语的解读被否决因为唯一性和存在性以及E类代词的特性在这一情况下都没有得到严格的遵从。我们认为它们为照应定指语,指代最大可能的复数集合体。 综上所述,汉语条件驴子句中的疑问词具有双重特性,分别作为存在量词和定指语,而这与量化关系驴子句中的光杆名词具有一致性,因此我们推断汉语中的非疑问性疑问词实质上是光杆名词的一种表现形式。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46
本文编号:2566956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司富珍;中心语理论和汉语的DeP[J];当代语言学;2004年01期
2 熊仲儒;以“的”为核心的DP结构[J];当代语言学;2005年02期
3 文卫平;方立;;汉语驴句研究——兼谈英语相关句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05期
4 吴刚;汉语“的字词组”的句法研究[J];现代外语;2000年01期
5 温宾利;英语的“驴句”与汉语的“什么…什么句”[J];现代外语;1997年03期
6 温宾利;“什么…什么句”:一种关系结构[J];现代外语;1998年04期
7 胡松柏;现代汉语疑问代词叠用式[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8 陆俭明;;对“NP+的+VP”结构的重新认识[J];中国语文;2003年05期
9 司富珍;汉语的标句词“的”及相关的句法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02期
10 王冬梅;“N的V”结构中V的性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文卫平;英汉驴子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66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66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