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学习者汉语复合趋向动词“过来”“过去”习得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20-02-01 15:03
【摘要】:当泰国学习者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时,他们会很重视汉语的语法知识。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他们的母语会起负迁移作用,就是把泰语的语法规则不正确的套用到汉语的语法规则中。因此,他们的偏误现象非常严重。 本文在对泰国学习者习得汉语复合趋向动词“过来”、“过去”的偏误现象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深入分析了泰国学习者习得和运用“过来”、“过去”时造成偏误的原因,,并提出了自己的教学策略。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选题意义。笔者作为一个泰国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曾经对复合趋向动词“过来”、“过去”不理解,并且发现许多其他泰国学习者也对汉语复合趋向动词“过来”、“过去”的理解和使用有明显偏误。因此,笔者根据这个现象对泰国学习者习得汉语复合趋向动词“过来”、“过去”的偏误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汉语单纯趋向动词“来”、“去”和复合趋向动词“过来”、“过去”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语法学家的观点选择最适合泰国学习者学习复合趋向动词的方法。 第三部分设计问卷进行调查。以泰国学习者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调查学习者对复合趋向动词“过来”、“过去”用法的掌握情况,根据问卷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并得出结论。 第四部分通过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泰国学习者习得汉语复合趋向动词“过来”、“过去”的偏误原因进行考察和解释。 第五部分是根据问卷结果分析出的偏误原因提出汉语复合趋向动词“过来”、“过去”的教学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富华;对比分析、对比教学法与对外汉语教学[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2 朱志平;作为应用语言学分支的对外汉语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3 王晓坤;当代语法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J];长春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4 刘道锋;“来”“去”的位移阐释与“起来”“起去”的不对称[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5 姚瑾;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课外指导问题[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陈忠;;复合趋向补语中“来/去”的句法分布顺序及其理据[J];当代语言学;2007年01期
7 孙晶;;关于泰国学生汉语教学问题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02期
8 曾传禄;;“过来”“过去”的用法及其认知解释[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朱伟娟;谢白羽;;认知语言学与词汇教学——以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综合课词汇教学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10 火sト
本文编号:25754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75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