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VV伊”结构及相关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01 21:20
【摘要】:“VV伊”是上海话口语中使用较为频繁的一个结构,前贤们对该结构的研究以描写为主。本文拟从多个角度入手,对该结构的内部构成、句法特点和语义特点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并对与之相关的“伊”的虚化问题进行研究。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提出本文拟研究的主要问题,介绍拟采用的理论方法和语料来源。 第二章考察“VV伊”结构对动词“V”的选用规则及“伊”在上海话里的表现和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把该结构分成“VV伊1”和“VV伊2”两类。“VV伊1”由及物动词构成,“VV伊2”由不及物动词构成。 第三章对“VV伊”结构的句法特点进行考察,从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组合功能和句型句式分布三个角度对其句法特点进行详尽的描写。 第四章对“VV伊”结构的语义特点进行分析,从核心意义、派生意义和格式意义三个方面对其语义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为两类结构中的“伊”定性。 第五章根据“伊”在不同种类“VV伊”结构中的特点构拟出上海话“伊”的语法化轨迹,并借用普通话里“他”的虚化轨迹对其进行验证和解释,从句法语义和认知两个角度分析“VV伊”语法化的动因。接着,对上海话里与“伊”有关的代词复指型处置式进行讨论。 第六章是结论部分。归纳本文的主要结论,,提出存在的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7
本文编号:2575503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红梅;;汉语方言单纯动词重叠式比较研究[J];北方论丛;2010年02期
2 屈正林;祈使句中动词重叠式及其语用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张敏;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J];国外语言学;1997年02期
4 陆丙甫;从宾语标记的分布看语言类型学的功能分析[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5 荣晶,丁崇明;昆明话动词重叠的句法组配[J];方言;2000年01期
6 王永娜;;汉语表短时体的动词重叠的韵律机制和语体动因[J];汉语学习;2010年04期
7 胡孝斌;试论动词重叠“VV”式与动词“V一下”式的差异[J];汉语学习;1997年02期
8 于洪亚;;“动词+名词”中的动词重叠情况及其进入“把字句”的条件限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9 贺卫国;;浅谈近代吴语与官话动词重叠发展的不平衡性——《金瓶梅》《红楼梦》与《鼓掌绝尘》《型世言》动词重叠之比较[J];百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王苹;;宁波方言中动词重叠结构类型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俊芳;汉语方言形容词重叠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萍;上海方言“V-脱”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755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75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