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朱子语类》方俗口语词考

发布时间:2020-02-21 14:18
【摘要】:在比勘今存宋刻本《池录》、朝鲜古写徽州本、明成化本《朱子语类》等各本异同的基础上,考释了其中的"老草、潦草,d 、阁、局,转、转语"等方俗口语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时仪;;《朱子语类》知晓概念词语类聚考探[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时仪;;略论中国语文学与语言学的传承及发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骆娟;《朱子语类》四字格词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田书华;;“物称东西”的俗语源浅探[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年06期

2 马永康;;“东西”语源:一个模糊而有趣的问题[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昌仪;赣方言“霞”“砣”“贺”本字考[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2 钟小勇;略论《唐语林》在近代汉语词汇研究中的价值——以《唐五代语言词典》为参照[J];绥化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魏耕原;;寒山诗俗语难词疑议[J];语言研究;2006年02期

4 张春华;;《朝野佥载》口语词杂释[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夏凤梅;;原本《老乞大》口语词简释[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6期

6 李蕾;;陕北方言中的《老乞大》词语释例[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3期

7 徐时仪;略论《朱子语类》在近代汉语研究上的价值[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谭汝为;地名读音变异例说[J];阅读与写作;2000年08期

9 唐贤清;《朱子语类》副词“旋旋”杂议[J];零陵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10 陈伟赛;《声声慢》的口语词义辨析例释[J];语文学刊;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明娥;;朱熹文献口语词类聚与词语考释[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陈惠云;;唐诗口语词研究的新突破——《全唐诗语词通释》简介[A];中国辞书论集2001[C];2001年

3 冯青;;《朱子语类》中的方言词[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曾子凡;;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的几项不足[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陈章太;;北方话词汇的初步考察[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6 戴仲平;;简论口头语体的特征[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7 林汀水;;也谈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变化[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8 刘百顺;叶雪萍;;客家方言词语源流考[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曹先擢;;谈谈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庆祝《汉语拼音方案》颁布50周年[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10 萧红;;再论“也”对“亦”历时替换的原因[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沈叶露;天狗食月日岂蚀[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2 语言所 沈家煊;规范工作和词典编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3 叶雪萍;客家方言词语源流考·旧年[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贤清;朱子语类副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胡晓华;郭璞注释语言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覃小航;壮侗语族“史籍、口语词”语源探索[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陈敏;宋人笔记与汉语词汇学[D];浙江大学;2007年

5 徐睿渊;厦门方言一百多年来语音系统和词汇系统的演变[D];厦门大学;2008年

6 化振红;《洛阳伽蓝记》词汇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7 林新年;《祖堂集》动态助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8 夏凤梅;《老乞大》四种版本词汇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王树瑛;《朱子语类》问句系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继光;《万历野获编》词汇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骆娟;《朱子语类》四字格词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建国;《朱子语类》比较句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3 赵金丹;《朱子语类》新词新语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肖术全;《朱子语类》词语考释及相关辞书书证辨说[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阚小红;《大金吊伐录》口语词语考[D];吉林大学;2006年

6 王克荔;《朱子语类》介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姚晓霞;《朱子语类》语气副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崔兰;《朱子语类》词缀时空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贺俊岚;对外汉语口语词典的收词、释义、示例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10 张晔;上海市区方言中变项(z)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81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81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2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