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译论的人文价值取向与科学价值取向思辩——兼论中国译论的价值观

发布时间:2020-03-04 03:43
【摘要】:中国译论传统坚持的价值取向是人文主义的,虽然在一些具体的论断和话语上有相似性,却不完全等同于西方译论文化转向的取向。在新时代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译论应该坚持"和"的传统,从而实现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价值。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秦岭;;评翻译归结论与“文化派”之争[J];今传媒;2010年09期

2 赵彦春;;先验与本质的缺失——认知语言学学理反思之一[J];外语学刊;2007年06期

3 谢天振;陈浪;;在翻译中感受在场的身体——读道格拉斯·罗宾逊的《译者登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9期

4 王寅;;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J];中国翻译;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权循莲;田德蓓;;概念隐喻视角下汉语古诗意象的英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蔡晓斌;;翻译和谐性的CIN阐释[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王卫强;;翻译中社会文化语境制约下的语义偏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王卫强;;从认知语言方法论的角度看文化意象翻译[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张哲;;从英语无灵主语句的角度谈如何培养英语思维[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6 贾红霞;;可译性的认知理据——以中国古典诗词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7 姚文勇;;基于类典型理论的词语翻译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8 李国宏;刘萍;;谈时间的非空间认知——关于时间的语言学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胡佳;;关于隐喻翻译的探讨[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10 张晴;;《静夜思》英文翻译的概念隐喻分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廖七一;;翻译研究学科发展概况(2006)[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涂秀青;;认知、逻辑分析与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姚文勇;;基于类典型理论的词语翻译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翼斌;概念隐喻翻译的认知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陈小慰;翻译研究的“新修辞”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肖家燕;《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杨雪;多元调和:张爱玲翻译作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段峰;透明的眼睛: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陈杰;以康德批判哲学为进路的内向指称意义理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张吉良;当代国际口译研究视域下的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潘卫民;全球化语境下的译者素养[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王明树;“主观化对等”对原语文本理解和翻译的制约[D];西南大学;2010年

10 曾文雄;翻译的文化参与[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媛媛;文化图式视角下《浮生六记》中的文化因素翻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远芳;从认知视角论诗歌隐喻的翻译[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鲁珊;生成语法框架下标句词的再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4 曾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凌红;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新闻翻译[D];温州大学;2011年

6 段委委;认知视角下交替传译策略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7 郭凤青;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绰号翻译方法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孟令子;基于语料库的莎剧汉译本中“被”字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王欢;运动事件框架观照下英汉动词翻译的对等与不可译[D];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

10 仇若一;基于中英概念隐喻不对等性的广告翻译策略[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韩子满;翻译中的理性与对话性——罗宾逊的《译者的转变》评介[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陈学斌;;为“文化派”一辩——试论《翻译学归结论》的几个误区[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赵彦春;文化派的理论取向与实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韩子满;也谈翻译学[J];上海科技翻译;1998年02期

5 文旭;认知语言学:诠释与思考[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6 张柏然,姜秋霞;对建立中国翻译学的一些思考[J];中国翻译;1997年02期

7 袁毓林;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宇芬;忠实与个性——读“忠实是译者的天职——评‘新世纪的新译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辜正坤;筛选积淀重译论与人类文化积淀重创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11期

3 朱桂成;中西译论对话的不可能、可能及其他[J];外语教学;2005年01期

4 何颖,王凯凤;直译论与自我文化的“零”假设[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1期

5 齐建涛;;略论传统中国译论的形态缺憾及其现代转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蔡新乐;;逻辑能走多远——译论与实践的关系简论[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张光明;;中国译论研究应当“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J];中国外语;2007年04期

8 金玉芳;;中国翻译论史略感[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2期

9 程平;;我国近现代译论的演进与发展[J];琼州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傅惠生;;我国的佛经译论体系[J];上海翻译;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柏然;;当代译论建构与传统译论定位[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2 陈大亮;;中西译论在理论类型上的差异[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孙坤;;中国古代佛经译论中的对比语言学思想[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李亚舒;张建佳;;当代翻译研究上“多元下的统一”与“和而不同”的接受[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于德英;;中西译论比较:在异同间寻求文化对话互动的空间——兼论勒菲弗尔的“中西翻译思想”[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罗新璋;钱搤书译论简说[N];中华读书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周岐灵;从“意义”视角重审传统等值译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2 汤文利;论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小青;理解“操纵”[D];湖南工业大学;2013年

4 李艳;幽默话语翻译:基于德国功能主义的系统策略[D];鲁东大学;2012年

5 朱佳;说“化境”[D];四川外语学院;2006年

6 唐彤;目的与方法:功能译论视角下文学翻译的描述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7 卞杰;论钱钟书的“诱”“讹”“化”翻译观[D];江南大学;2010年

8 杨帆;中国当代译学范式及其在俄汉翻译中的体现[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846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846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b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