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语泰和方言与虚词“得”有关的句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9 01:54
【摘要】:“得”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有结构助词、动词、合成词语素等用法。在方言中也表现出丰富的语义及语法性质,包括用作介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助动词等。语言学界无论是在普通话领域,或是方言领域,都对“得”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而关于泰和方言的虚词“得”及其相关句式,也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本文以泰和县赣方言虚词“得”及其相关句式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构成形式、语法意义及使用语境进行描写和分析。全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泰和的人文地理及赣方言的使用情况,前人对“得”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2章详细探讨泰和话中和“得”有关的句式。根据“得”的句法位置及语法意义,笔者将其分为:“得_1”、“得_2”、“得_3”。“得_1”位于动词和名词性结构之间,标记二者的语法结构关系。相关句式有:“(主语+)动词+得+名词性结构”(名词性结构可以是指人名词、处所名词和其它名词性结构)、“得”式处置式(“(主语+)动词+得+受事+处所词”、“(主语+)动词+得+受事+处所词+来\去”、“(主语+)动词+得+受事+来\去+处所词”、“(主语+)动词+得+受事+到+处所词”、“(主语+)动词+得+受事+到+处所词+来\去”)。“得_2”位于动词后表时态。相关句式有:“(主语+)动词1+得+(来\去)+动词2”、“(主语+)动词+得+在+处所名词”、“(主语+)动词+得+个+宾语”、“(主语+)动词+得+指物宾语+指人宾语”、“(主语+)动词1+得+(宾语)+动词2”、“(主语+)动词+得+宾语”。其中前四种句式中“得”表示动作状态的实现完成,后两种句式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得_3”位于动补结构中表动词和补语的结构关系。相关句式有:“(主语+)动词+得+补语”(补语可以是可能结果补语、量词补语、状态补语、程度补语、趋向补语)。此外,还分析了“得”在带宾语的可能补语句、“得”式双宾句、句式“所描述名词+(主语+)动词+得+名词+个”或“(主语+)动词+得+名词+个+所描述名词”及“得”式处置义句中的强调作用。第3章着重分析三类“得”字之间的关系。在语料事实的基础上,讨论了“得_1”、“得_2”、“得_3”的词性归属;历时与共时相结合,探讨了泰和方言中三种“得”的内在联系。第4章为结语,主要从各个角度对泰和方言中虚词“得”及其相关句式的特点进行归纳,得出结论。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75;H146
本文编号:2589516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75;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丙甫;刘小川;;语法分析的第二个初始起点及语言象似性[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5年04期
2 高光新;;论后置情态词“得”[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3 杜军;张潇月;;四川方言“得”的语法化及其进程[J];重庆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4 龙安隆;;江西泰和闽南话方言岛[J];中国方言学报;2013年00期
5 李蓝;曹茜蕾;;汉语方言中的处置式和“把”字句(下)[J];方言;2013年02期
6 李蓝;曹茜蕾;;汉语方言中的处置式和“把”字句(上)[J];方言;2013年01期
7 赖海燕;段福德;;赣南客家方言处所介词的语法功能举隅[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8 胡利华;;安徽亳州方言中的“得”简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吴福祥;;汉语方言里与趋向动词相关的几种语法化模式[J];方言;2010年02期
10 占升平;;常宁方言中“得”的语法化[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慧;唐以前“得”字及相关“得”字句的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895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89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