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社会语言学翻译研究综述——起源、关联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1-02-17 23:12
  社会语言学翻译研究强调翻译的社会性,关注译文的意义传达而非形式表达,从而具有更强大的解释力和描述力。文章在梳理社会语言学翻译观的起源、探讨国内外研究的关联并对其未来进行展望后认为,社会语言学的5个分支学科,即变异研究、语言社会学、交际民族志学、语言社会心理学、互动社会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仍有大片空白亟需填补。文章建议,未来研究可多关注翻译与社会语言学的"社会层面",进行系统研究。 

【文章来源】:长春大学学报. 2020,30(07)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起源:结构、解构、建构
2 关联:继承与发展
    2.1 社会语言学翻译理论的基本原理
    2.2 社会语言学的5个分支与翻译
        2.2.1 变异研究与变译
        2.2.2 语言社会学与语言景观中的翻译问题
        2.2.3 交际民族志学与翻译研究
        2.2.4 语言社会心理学与翻译研究
        2.2.5 互动社会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3 展望:社会层面、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会话分析理论与翻译研究[J]. 王盛,李慧.  时代教育. 2015(21)
[2]翻译与变异——与葛浩文教授的交谈及关于翻译与变异的思考[J]. 曹顺庆,王苗苗.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3]全球化社会语言学:语言景观研究的新理论——以北京市学院路双语公示语为例[J]. 田飞洋,张维佳.  语言文字应用. 2014(02)
[4]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翻译效果探微[J]. 林巍,王心洁.  中国翻译. 2012(06)
[5]言语适应理论与身份研究述评[J]. 粟进英,李经伟.  外语教学. 2010(06)
[6]从语言规划的角度看我国城市街道交通指示牌的翻译问题[J]. 黄玉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7]试论英汉互译中语言变异的翻译策略[J]. 蔡粤生.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03)
[8]语言变异的翻译对策[J]. 刘卫东,田贵森.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05)
[9]社会语言学的历史与现状[J]. 赵蓉晖.  外语研究. 2003(01)
[10]语言的社会变体与翻译[J]. 朱达秋.  外语学刊. 2001(04)



本文编号:30386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0386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0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