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冤家》词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8 10:38
《欢喜冤家》是明代晚期的一部短篇白话小说集。书中内容涵盖了明清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近代汉语研究的语料,具有广泛性、通俗性、可靠性。《欢喜冤家》中存在大量方俗词。其中一部分俗语词和吴方言词释义仍有待商榷或未有释义。这类词语主要有三个特点:一重在记录字音,不重视字形。一个词语在不同的文献中可能会有不同书写形体,甚至在同一文献中也存在不同形体。二多隐语、行话,其意义往往比较隐晦,需要进行考证。三词义发展复杂。有的词语是在原有意义上引申出一个或多个意义,有的词语出现了特定情景下的特殊义,还有的词语直接借用旧形生出了完全不同的新义。《欢喜冤家》中夹杂了一部分典故词。根据典源时间可以将这些典故词分为三类:一是源于先秦经典作品的典故词,二是源于汉魏六朝史书杂记的典故词,三是源于唐宋以后诗文小说的典故词。第一类典故词大部分来自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或诸子作品,而从汉魏六朝开始,典故词的来源渐渐复杂起来。源自笔记小说、诗文歌赋等比较通俗的文献的典故词开始增多。当典故凝固成词时,一般从典源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入手进行取义。或取典故中同性质要素整合在一起表义,或取不同典故中同性质要素进行整合以...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欢喜冤家》成书年代及作者
二、语料性质与研究现状
三、语料价值与研究材料
第一章 《欢喜冤家》的方俗词
第一节 方俗词的界定
第二节 俗语词考释
第三节 吴方言词考释
第二章 《欢喜冤家》的典故词
第一节 典故词的界定
第二节 典故词探源
第三节 同源典故词的形义变化
第三章 《欢喜冤家》的同义表达
第一节 同义表达的辨析
第二节 同义表达的聚合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说“困(睏)”[J]. 汪维辉. 古汉语研究. 2017(02)
[2]“密骗”、“觅骗”、“蔑骗”、“篾客”考[J]. 贺卫国. 河池学院学报. 2015(03)
[3]明末白话小说《欢喜冤家》作者考[J]. 刘凤. 中州学刊. 2015(06)
[4]请托义“浼”读音考[J]. 周志锋. 古汉语研究. 2015(02)
[5]“去典故化”与典故词的意义演变[J]. 姚尧. 古汉语研究. 2015(02)
[6]《欢喜冤家》本事考源[J]. 刘凤,李忠明. 文艺评论. 2014(04)
[7]成语“呜呼哀哉”的词汇化历程及相关问题[J]. 胡斌彬.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3(05)
[8]《欢喜冤家》研究综述[J]. 张泓.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2(07)
[9]素政堂主人是天花藏主人——兼考其非冯梦龙之子冯焴及冯氏后裔[J]. 梁苑. 明清小说研究. 2011(03)
[10]“找”、“寻”的历时替换及相关问题[J]. 殷晓杰,张家合. 汉语学报. 2011(03)
博士论文
[1]《徐陵集》典故的语言学研究[D]. 毛娜.复旦大学 2013
[2]《续高僧传》词汇研究[D]. 李明龙.南京师范大学 2011
[3]中古汉语雅言词研究[D]. 季忠平.复旦大学 2007
[4]《三国志》同义词研究[D]. 王彤伟.复旦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王元寿研究[D]. 王娟.西北大学 2016
[2]《欢喜冤家》研究[D]. 刘凤.南京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39443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欢喜冤家》成书年代及作者
二、语料性质与研究现状
三、语料价值与研究材料
第一章 《欢喜冤家》的方俗词
第一节 方俗词的界定
第二节 俗语词考释
第三节 吴方言词考释
第二章 《欢喜冤家》的典故词
第一节 典故词的界定
第二节 典故词探源
第三节 同源典故词的形义变化
第三章 《欢喜冤家》的同义表达
第一节 同义表达的辨析
第二节 同义表达的聚合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说“困(睏)”[J]. 汪维辉. 古汉语研究. 2017(02)
[2]“密骗”、“觅骗”、“蔑骗”、“篾客”考[J]. 贺卫国. 河池学院学报. 2015(03)
[3]明末白话小说《欢喜冤家》作者考[J]. 刘凤. 中州学刊. 2015(06)
[4]请托义“浼”读音考[J]. 周志锋. 古汉语研究. 2015(02)
[5]“去典故化”与典故词的意义演变[J]. 姚尧. 古汉语研究. 2015(02)
[6]《欢喜冤家》本事考源[J]. 刘凤,李忠明. 文艺评论. 2014(04)
[7]成语“呜呼哀哉”的词汇化历程及相关问题[J]. 胡斌彬.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3(05)
[8]《欢喜冤家》研究综述[J]. 张泓.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2(07)
[9]素政堂主人是天花藏主人——兼考其非冯梦龙之子冯焴及冯氏后裔[J]. 梁苑. 明清小说研究. 2011(03)
[10]“找”、“寻”的历时替换及相关问题[J]. 殷晓杰,张家合. 汉语学报. 2011(03)
博士论文
[1]《徐陵集》典故的语言学研究[D]. 毛娜.复旦大学 2013
[2]《续高僧传》词汇研究[D]. 李明龙.南京师范大学 2011
[3]中古汉语雅言词研究[D]. 季忠平.复旦大学 2007
[4]《三国志》同义词研究[D]. 王彤伟.复旦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王元寿研究[D]. 王娟.西北大学 2016
[2]《欢喜冤家》研究[D]. 刘凤.南京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394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039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