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大研镇纳西族纳汉双语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5 06:12
本文关键词:丽江大研镇纳西族纳汉双语现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丽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除汉族外,,全市居住有纳西、彝、白、普米等22个民族。在丽江市古城区,纳西族则是占比例最大的少数民族。古城区大研镇自古以来都是丽江的经济文化中心,纳西族在与周边民族相互接触共同发展时,必然会产生相互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文化、生活上,更深刻的体现在语言上。从众多的文献和资料中可以看到,纳西族与汉族的交往从汉朝和魏晋时期开始就有记录。汉族作为与纳西族交往久远的民族,且是我国拥有先进文化的主体民族,无论是从文化上还是语言上,给纳西族带来的影响都是极为深远的。 本论文以丽江市古城区大研镇为研究对象,经过资料文献的查阅及田野调查,全面地分析与汉语接触后造成的双语使用现象。由于作者本人幼年曾在古城区大研镇玉河村居住过,具备较优厚的调研条件,所以以玉河村及大研中学为调查点,在作者做了充足田野调查得到资料的基础之上分析了丽江市古城区大研镇纳西语——汉语双语的现状、成因及双语现象中的语言关系,对双语现象的发展做出分析,并针对调查得出的纳西族母语使用能力下降问题提出对策。。 从语言使用上来看,丽江市古城区大研镇纳西族在稳定使用母语的同时共同语使用频率增多,形成普遍的纳西语——汉语的双语使用现象。纳西语及汉语在使用范围和环境上得到了互补。但是,由于兼用语汉语使用功能的强大,促使纳西族母语的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此外,经调查丽江市古城区大研镇的纳西族母语使用能力呈下降的趋势。这一现象需引起重视,出于母语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者对这一现象经调查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及具体措施。 对古城区大研镇纳西族的纳西语——汉语双语使用现象研究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过去对纳西语的研究多在原生态语言保护较好的地区,对受汉文化和汉语影响最大的丽江城中心地区的语言现象研究较少。作为母语使用能力下降明显的地区,研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对语言接触发展研究及民族语言的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丽江市大研镇 语言接触 双语现象 发展趋势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25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18
- 第一节 语言接触理论与双语理论9-11
- 一、 语言接触理论研究回顾9-10
- 二、 双语现象研究回顾10-11
- 第二节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第三节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12-14
- 一、 完善纳西语的语言本体的研究12-13
- 二、 丰富语言接触与双语现象研究的理论与实践13-14
- 第四节 课题的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14-18
- 一、 确定调查点的缘由14-15
- 二、 语料来源15-16
- 三、 课题研究方法16-17
- 四、 论文结构17-18
- 第二章 丽江大研镇概况及其语言使用情况18-24
- 第一节 丽江市古城区人文历史概况18-20
- 一、 古城区概况18-19
- 二、 纳西族概况19-20
- 第二节 丽江市古城区大研镇的语言概况20-24
- 一、 纳西语概况20-21
- 二、 丽江市古城区其它民族语言概况21-22
- 三、 大研镇语言使用概况22-24
- 第三章 丽江大研镇纳西族的语言兼用24-48
- 第一节 大研镇纳西族语言兼用的现状24-33
- 一、 大研镇纳西族居民稳定使用母语24-29
- 二、 居民普遍兼用汉语29-31
- 三、 大研镇纳西族双语掌握程度及习得顺序分析31-33
- 第二节 大研镇纳西族语言兼用的类型33-36
- 一、 从语言获得途径上划分属于自然习得型33-34
- 二、 从语言兼用范围上划分属于全民型34
- 三、 从语言熟悉程度上分可分为熟练型和半熟练型两类34-35
- 四、 从兼用语的功能上分属于共同语兼用型35-36
- 第三节 产生语言兼用现象的因素分析36-41
- 一、 汉语的推广使用是我国的基本国策36
- 二、 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是促使语言兼用的重要原因36-38
- 三、 民族相互杂居及族际通婚是语言兼用的重要条件38-40
- 四、 旅游业的发展是推动语言兼用的重要因素40-41
- 第四节 大研镇纳西族的双语关系41-48
- 一、 双语现象中的互补41-44
- 二、 双语现象中的冲突44-48
- 第四章 大研镇纳西族的语言转用48-58
- 第一节 大研镇纳西族的语言转用现象48-50
- 第二节 大研镇纳西族语言转用类型50-52
- 一、 从语言转用对象来分是转用汉语51
- 二、 从语言转用程度上来分属于局部转用51-52
- 第三节 影响大研镇纳西族语言转用的因素52-55
- 一、 语言观念偏差是造成语言转用的直接因素52-53
- 二、 语言使用功能的变化导致语言转用现象的产生53-54
- 三、 对民族文化信心的不坚定促使语言发生转用54-55
- 第四节 纳西族语言转用的启示55-58
- 一、 语言转用与社会发展有关55-56
- 二、 纳西语一段时间内并不会完全转用56-57
- 三、 在年轻一代转用有加快的趋势57-58
- 第五章 纳西族语言使用发展趋势及对策58-65
- 第一节 纳西族语言使用发展趋势58-60
- 一、 母语的使用范围缩小和兼用语的使用范围扩大58-59
- 二、 将较长时期处于语言兼用状态59-60
- 第二节 保护纳西语的相关对策60-65
- 一、 政策支持是纳西语保护和发展的有利保障61-62
- 二、 学校开设的母语课是纳西语传承的窗口62-63
- 三、 文化媒体是纳西语传播的有效方式63
- 四、 发展丽江民族文化旅游是新时代弘扬纳西语的有效途径63-64
- 五、 良好的语言观念和语言环境是纳西族母语传承的必要条件64-65
- 结语65-66
- 参考文献66-68
- 附录68-8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85-86
- 致谢8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福泉;丽江古城纳西和汉文化的相互影响与整合[J];思想战线;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傅灵;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丽江大研镇纳西族纳汉双语现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57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25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