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壮语指示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9 15:23
本文关键词:广西北部壮语指示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东兰、柳江、武鸣、都安四个点的壮语指示词为研究对象,以Diessel(1999)的框架作为理论参考,在分析语料基础上,从共时(语义、句法、语用)层面和历时语法化层面对四个点壮语指示词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共性和差异,并归纳出广西北部壮语指示词的特点和用法。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了指示词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本文的理论框架、材料来源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语义、句法、语用和语法化的角度,对东兰、柳江、武鸣、都安四个方言点的指示词进行了全面的描述。第七章结语本文初步得出的结论是:1.语义上:东兰壮语指示词三分为近指、中指和远指;柳江、武鸣、都安壮语指示词严格来说都是二分为近指和远指。2.句法上:东兰、柳江壮语指示词包括指示代名词、指示形容词和指示副词;武鸣、都安壮语指示词包括指示代名词和指示形容词。3.语用上:东兰壮语指示词的语用功能包括情景指、回指、篇章回指、篇章下指、助指、认同指、概念关联;柳江、武鸣、都安壮语指示词的语用功能包括情景指、回指、篇章回指、助指、认同指、概念关联。4.语法化方面:东兰壮语指示词通常语法化为后置定语标记、句子连接词、数词“一”、标补词的词内成分、句末语气词、第三人称代词;柳江壮语指示词可语法化为句末语气词、句子连接词、第三人称代词;武鸣、都安壮语指示词可语法化为后置定语标记、句子连接词、第三人称代词。四个方言点壮语指示词的共时和历时层面都存在共性与差异。
【关键词】:东兰 柳江 武鸣 都安 壮语 指示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21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缩写、符号说明12-13
- 第一章 绪论13-23
- 1.1 课题来源13
- 1.2 研究现状13-20
- 1.2.1 指示词研究现状13-19
- 1.2.2 壮语指示词研究现状19-20
- 1.3 研究内容概述20-23
- 1.3.1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20
- 1.3.2 研究意义20-21
- 1.3.3 理论参考与研究方法21-23
- 第二章 东兰壮语指示词23-56
- 2.1 概说23-24
- 2.1.1 指示词的句法分类23-24
- 2.2 近指指示词ni~424-35
- 2.2.1 句法语义24-28
- 2.2.2 语用28-33
- 2.2.3 语法化33-35
- 2.3 中指指示词?de:u~135-44
- 2.3.1 句法语义36-38
- 2.3.2 语用38-40
- 2.3.3 语法化40-44
- 2.4 远指指示词te~144-53
- 2.4.1 句法语义44-48
- 2.4.2 语用48-51
- 2.4.3 语法化51-53
- 2.5 小结53-56
- 第三章 柳江壮语指示词56-73
- 3.1 概说56-57
- 3.2 近指指示词ni~457-64
- 3.2.1 句法语义57-62
- 3.2.2 语用62-63
- 3.2.3 语法化63-64
- 3.3 远指指示词?an~364-70
- 3.3.1 句法语义64-67
- 3.3.2 语用67-70
- 3.3.3 语法化70
- 3.4 小结70-73
- 第四章 武鸣壮语指示词73-88
- 4.1 概说73
- 4.2 近指指示词nai~(51)73-79
- 4.2.1 句法语义73-76
- 4.2.2 语用76-78
- 4.2.3 语法化78-79
- 4.3 远指指示词te~(33)79-85
- 4.3.1 句法语义79-81
- 4.3.2 语用81-83
- 4.3.3 语法化83-85
- 4.4 小结85-88
- 第五章 都安壮语指示词88-107
- 5.1 概说88-89
- 5.2 近指指示词ni~(13)89-99
- 5.2.1 句法语义89-93
- 5.2.2 语用93-97
- 5.2.3 语法化97-99
- 5.3 远指指示词te~(42)99-104
- 5.3.1 句法语义99-101
- 5.3.2 语用101-103
- 5.3.3 语法化103-104
- 5.4 小结104-107
- 第六章 四个方言点指示词语义、句法、语用、语法化功能统计分析107-114
- 6.1 统计107-110
- 6.1.1 四个方言点句法语义功能统计表107-108
- 6.1.2 四个方言点语用功能统计表108-109
- 6.1.3 四个方言点语法化功能统计表109-110
- 6.2 四个方言点指示词分析110-114
- 6.2.1 语义分析110
- 6.2.2 句法分析110-111
- 6.2.3 语用分析111-112
- 6.2.4 语法化分析112-114
- 第七章 结语114-118
- 7.1 本文研究重点114
-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114-116
- 7.2.1 本文创新之处114-116
- 7.2.2 本文的不足之处116
- 7.3 壮语指示词研究展望116-118
- 参考文献118-120
- 附录 东兰壮语长篇语料120-150
- 致谢150-15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1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覃凤余;;壮语源于指示词的定语标记——兼论数词“一”的来源[J];民族语文;2013年06期
本文关键词:广西北部壮语指示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27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52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