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性特征、句法操作限制与句首名词的话题和/或主语属性——以汉语领主属宾句和及物句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03 13:51
汉语领主句和及物句的语义蕴含、句法结构、信息安排都不相同。三方面的差别分别体现在句首名词所承载的题元角色、合并位置以及句首名词的话题和/或主语属性。基于拷贝理论和同时并行探测理论的分析,汉语领主句具有显性话题+隐性主语的内部结构,而基于语义语段标示语不可见限制条件的分析,汉语及物句属于无话题拷贝的主语句。针对及物性可转换类动词两种义项的句法分析能更清晰地显现汉语和英语中表达状态变化类的动词和表达使状态变化类的动词在句法语义以及信息安排上的差异。
【文章来源】: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1,34(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研究问题
2.文献简析
3.领主句和及物句的句法结构
4.最简方案的近期观点
4.1 语段理论
4.2 句法操作限制条件
4.领主句和及物句的信息结构
6.转换类动词——两类句型的英汉对比
7.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局域非对称成分统制、词汇特征与保留宾语句式的跨语言差异[J]. 马志刚,章宜华. 现代外语. 2010(01)
[2]局域非对称成分统制结构、题元角色和领主属宾句的跨语言差异[J]. 马志刚. 语言科学. 2008(05)
[3]局部成分统制结构与领有名词提升[J]. 马志刚.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8(02)
[4]语言学假设中的证据问题——论“王冕死了父亲”之类句子产生的历史条件[J]. 石毓智. 语言科学. 2007(04)
[5]汉语动词的题元结构与其句法表现[J]. 黄正德. 语言科学. 2007(04)
[6]“王冕死了父亲”的生成方式——兼说汉语“糅合”造句[J]. 沈家煊. 中国语文. 2006(04)
[7]显性非宾格动词结构的句法研究[J]. 潘海华,韩景泉. 语言研究. 2005(03)
[8]汉语是话语概念结构化语言吗?[J]. 徐烈炯. 中国语文. 2002(05)
[9]领主属宾句[J]. 郭继懋. 中国语文. 1990 (01)
本文编号:3566386
【文章来源】: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1,34(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研究问题
2.文献简析
3.领主句和及物句的句法结构
4.最简方案的近期观点
4.1 语段理论
4.2 句法操作限制条件
4.领主句和及物句的信息结构
6.转换类动词——两类句型的英汉对比
7.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局域非对称成分统制、词汇特征与保留宾语句式的跨语言差异[J]. 马志刚,章宜华. 现代外语. 2010(01)
[2]局域非对称成分统制结构、题元角色和领主属宾句的跨语言差异[J]. 马志刚. 语言科学. 2008(05)
[3]局部成分统制结构与领有名词提升[J]. 马志刚.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8(02)
[4]语言学假设中的证据问题——论“王冕死了父亲”之类句子产生的历史条件[J]. 石毓智. 语言科学. 2007(04)
[5]汉语动词的题元结构与其句法表现[J]. 黄正德. 语言科学. 2007(04)
[6]“王冕死了父亲”的生成方式——兼说汉语“糅合”造句[J]. 沈家煊. 中国语文. 2006(04)
[7]显性非宾格动词结构的句法研究[J]. 潘海华,韩景泉. 语言研究. 2005(03)
[8]汉语是话语概念结构化语言吗?[J]. 徐烈炯. 中国语文. 2002(05)
[9]领主属宾句[J]. 郭继懋. 中国语文. 1990 (01)
本文编号:35663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566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