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语叠音人名看声调与重音互动
发布时间:2023-02-09 10:31
叠音人名因为没有韵母响亮度、声调高低、还有句法结构的影响,更容易体现节奏调控下的轻重变化。本文考察了普通话四个声调的叠音人名(大名)的重音模式,发现平调叠音人名更倾向于右重,而曲折调叠音人名更倾向于左重。本文初步认为这种分化体现了语言的省力原则:平调后字不需要音高重置所以后字保调,表现为右重;曲折调后字需要音高重置所以后字轻声化,表现为左重。平调和曲折调表现出不同的重音模式,体现出声调与重音的互动制约。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叠音人名的重音模式
(一)大名与小名
(二)不同调型的重音表现
(1)阴平调叠音人名(30)
(2)阳平叠音人名(30)
(3)上声叠音人名(25)
(4)去声叠音人名(25)
(三)不同调型与重音模式的互动
(四)重音模式的其他影响因素
1. 使用频率。
2. 方言影响。
3. 亲密程度的影响。
4. 场合的影响。
三、结语
本文编号:3738728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叠音人名的重音模式
(一)大名与小名
(二)不同调型的重音表现
(1)阴平调叠音人名(30)
(2)阳平叠音人名(30)
(3)上声叠音人名(25)
(4)去声叠音人名(25)
(三)不同调型与重音模式的互动
(四)重音模式的其他影响因素
1. 使用频率。
2. 方言影响。
3. 亲密程度的影响。
4. 场合的影响。
三、结语
本文编号:3738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738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