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分形理论视域下歇后语生成机制新解

发布时间:2023-02-10 08:53
  本文在分形理论视域下,提出了歇后语生成机制分析框架即"表象-概念自相似性模型",对歇后语的生成机制进行了研究。歇后语的生成,在特定语境作用和意向性主导下,表达主体对表达对象产生感觉和感受,形成意欲表达的意向内容,并选择歇后语这一表达方式;基于前言和后语之间的自相似性,并依靠关联传承手段,实现从后语向前言的自相似性转换;再基于后语即"概念整体"的一个分形(前言)提取能将二者联系起来的可能性特征,并以此构建"A是B"表达式,最后生成能反映话语交际意图的歇后语表达。其中,基于前言与后语即分形与整体之间的自相似性提取可能性特征成为歇后语生成过程的关键。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分形理论
三、歇后语生成机制的自相似性分析框架:RCSSM
    3.1理论基础
        3.1.1意识双重结构模型
        3.1.2隐喻分形说
    3.2框架的提出
    3.3框架的描述
四、歇后语生成过程阐释
    4.1意向性主导下的歇后语生成过程
    4.2前言和后语的自相似性转换
        4.2.1前言和后语的底层结构
        4.2.2后语向前言的自相似性转换
    4.3可能性特征提取
五、歇后语生成机制范例分析
    (i)意向内容即话语意义的确定
    (ii)前言-后语底层结构的确定
    (iii)后语向前言的自相似性转换
    (iv)可能性特征提取
    (v)“A是B”表达式的生成
六、结语



本文编号:37393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7393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1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