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汉语的空间性与当代文论话语重构

发布时间:2017-07-15 06:49

  本文关键词:汉语的空间性与当代文论话语重构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语 空间性 意象 诗性话语 文论重构


【摘要】:汉语具有空间性特质,汉字的象形往往取材于自然空间的外部媒介,彰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亲切,以富有空间感的形象体察与拟像构架实现了汉字对"象"的寻求;而其自由开放的空间语法和"立体言外"的空间架构在语法和语义层面呈现了"纵聚合"和"意在言外"的空间话语效果。汉语的空间性特质生发出无穷的意义空间,并且深化在民族集体无意识的心理深处,积淀成为一种思维习惯和诗性传统。意象形象、妙悟思维和空间美学构成了中国独有的诗性传统。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汉语 空间性 意象 诗性话语 文论重构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现代性视域中的艺术自律问题研究”(编号:10BZW002) 武汉大学博士自主科研项目“空间转向与后现代审美经验”(编号:2013111010201)
【分类号】:H1
【正文快照】: 自语言诞生并成为民族、地区的文化标记与思维符号,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祛魅”,自然在语言中得以敞亮,时间与空间也产生了矛盾与分裂。因为语言的句法结构和线性特质与时间的先后继起有着并行同一的关系,语言的交流性、指涉性更多地指向线性语义而非空间性质上的聚合发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杰;作品:生命之象——中国传统诗学的作品观念及其影响[J];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06期

2 童庆炳;;“文化诗学”作为文学理论的新构想[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冯黎明;状物与文学性[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5期

4 郑敏;语言观念必须革新──重新认识汉语的审美与诗意价值[J];文学评论;1996年04期

5 郝朴宁;中国诗歌双重空间的心理生成机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6 杨春时;;论中国古典美学的空间性[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光福;赵瑜;;聊斋诗意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2 陈玉堂;;从“释比”的音译谈羌族释比经典中“神名”的英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3 袁文彬;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沙宗元;;论汉字发展和规范的动态平衡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孙显元;;中共两大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命名的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惠嘉;户晓辉;;论“兴”义的演变及其思维特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7 方国武;;近三十年文学理论中的政治存在与变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杨璨;;“火星文”的非语言特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徐福坤;;从汉字的应用看汉字的性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王有卫;;语素文字说质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明;周越;;动画之梦幻饕餮——动画片审美主动性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王铭玉;;谈语言符号学理论系统的构建[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3 王兆春;;索绪尔符号学说与《墨经》“名实”论之比较[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莉;;索绪尔的语言观及任意性原则对外语学习的启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5 何小菲;;“杂交性”策略在跨文化符码中的运用及受众的解读——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案例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周频;;在学习词典中采用语义网络凸显语词意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7 周红红;;外来词的界定[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何浩;;文学自主性30年及其与文化研究的论争——孤独者与道德公民的形象书写[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韩永进;;城市创新的结构与符号逻辑——城市创新经济结构体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路线图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黄荣生;;汉、英姓氏文化差异探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丽玮;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蕾;中国高水平EFL学习者语言研究:程式语和语言创造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郭嘉;英语语调实验分析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陈雪颂;设计驱动式创新机理与设计模式演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陈明达;多样性与有限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艺彬;俄语三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丁一吟;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大众传播学解读[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王伟娜;英汉谚语里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李晓;语言符号与货币的通约性初探[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苏章海;进化与融合:中西语言学元语言关键词系统对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郑宇;后现代史学对传统史学的挑战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解晓旭;《常谈S堋芳捌涿袼子锘愫退子锎恃芯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范诗言;成语颜色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郜元宝;音本位与字本位──在汉语中理解汉语[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2期

2 ;中国诗歌押韵的起源[J];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九阳;曹科;;“龙”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的不同意象[J];青年文学家;2009年07期

2 蒋登科;文学语言与汉语的“国粹性”[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赵一农;读者需要想象的空间——略论意象翻译[J];语言与翻译;2004年03期

4 房定坚,禹昱;浅论二语习得中的意象[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和红军;言不尽意与艺术语言的意象化[J];楚雄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6 魏慧萍;词义与意象[J];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3期

7 韦晓军;浅谈网络时代的高职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J];高教论坛;2005年04期

8 肖志艳;;从意象、物象看描写语言的翻译[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9 李丹阳;;形态句法学角度下法汉被动语态的异同[J];现代交际;2011年10期

10 李炯;;论汉语随意会话的特征[J];宜春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宝荣;;汉语“副+名”现象的语义、语法分析与认知基础[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王玮;蔡莲红;周同春;;表述汉语重音的属性参数研究[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聂亚宁;;论汉语中“水”的动态意义及隐喻概念[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冯勇强;初敏;贺琳;吕士楠;;汉语话语音节时长统计分析[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张伟潼;;对“洋文”冲击汉语现象的基本估计与对策[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6 朱海燕;刘丰;;英语俚语和汉语习语:中美亚文化群的一面镜子[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孙朝奋;;写“简”、识“繁”、“打”拼音和汉语的规范[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8 韩希昌;;韩语和汉语里的“口”和“嘴”[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9 王叶丁;;英语与汉语中的性别差异[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严辰松;;关于“字”的一些认识[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施芳;首届世界汉语大会闭幕[N];人民日报;2005年

2 施芳 赵婧;汉语蕴涵巨大的魅力[N];人民日报;2005年

3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东亚文明比较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莫斯科实用东方学学院教师 黄立良;在俄罗斯大地上感受汉语温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4 本报驻法国记者 李钊;大家都来学汉语[N];科技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李静 实习生 陆小青;韩国学生邕城学汉语[N];南宁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黄悦平 通讯员 涂萍 徐春梅 张炎;一群洋学生 韶城学汉语[N];韶关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叶飞 实习记者 李鹤琳;听外国人用汉语合唱[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记者 冯俊扬 宋洁云;阿孔子学院想办汉语会议[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记者 戚德刚;塞尔维亚语言中学开设汉语课程[N];光明日报;2010年

10 汪融;汉语在故乡的忧虑[N];中国文化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世海;汉语话语中误解的类型及其因由[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0年

2 任玉函;朝洰後期o"姙教科f鴬炑匝芯縖D];浙江大学;2013年

3 姜美玉;汉语口误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解海江;汉语编码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莫爱屏;汉语话语中推理照应的语用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6 陈前瑞;汉语体貌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吴平;汉语部分句式的形式语义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8 周筱娟;现代汉语礼貌语言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周敏;语段理论下汉语关系结构的生成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曾常红;汉语论辩体语篇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亮;汉语一价动词的认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陈代球;汉语旅游文本中文化负载及意象的翻译:功能翻译观[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3 周兰;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在隐喻分析中的应用[D];暨南大学;2009年

4 姚峰;汉语主题结构及其翻译[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鲁昌;汉语模糊限制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6 徐铁飞;汉西谚语文化因素比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桑紫宏;基于形式重复的汉语幽默语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朴锦海;汉韩敬语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9 宋帆;汉泰语量词比较研究和泰语量词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向亮;湘西苗语、土家语与汉语的称谓语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42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542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d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