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翻译活动的主体间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傅雷翻译活动的主体间性研究
【摘要】:翻译是一种重要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而主体间性的研究考察的正是这一行为中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也就是人的因素对翻译的影响。著名翻译家傅雷的翻译行为为我们提供了参考范本,透过这一特定范本我们可以发现译者与作者、译者与读者这两对重要的间性关系在翻译实践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主体间性 理解 对话 交流
【基金】:西南民族大学2011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傅雷翻译活动的主体性研究”(11SZYTD19)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59;I046
【正文快照】: 主体间性研究着重考察在交际活动中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翻译活动从表面上看来似乎只有译者个体是翻译行为的主体,但是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一行为中其实仍然有其他主体的参与和影响,并且在翻译活动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1](P.131)。在翻译活动众多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唐桂馨;;从翻译的主体到主体间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S3期
2 唐桂馨;;傅雷与罗曼·罗兰——译者与作者,跨文化视角下翻译主体间性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S2期
3 马祖毅;;我国最早研究翻译理论的释道安和彦琮[J];中国翻译;198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永生;描写与交际——我国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两大主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付昌玲;从解释学法则看译者身份的转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李志英;异化、归化的理据与层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马亚娜;;翻译中归化与异化在句法上的体现[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王安原;吉哲民;;对译者角色——“隐身”的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周茹薪;论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陈宏斌;;文化翻译的策略——《儒林外史》英译本个案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张德让;;清代的翻译会通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朱慧芬;;生态翻译理论视域下的“老字号”英译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张s,
本文编号:6192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619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