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固始方言的“可”字句
本文关键词:河南固始方言的“可”字句
更多相关文章: 固始方言 中原官话信蚌片 “可”字句 反复问
【摘要】:本文探讨了河南固始方言中的"可VP、可NP"两类反复问句的构成及其次类,发现其"可"字句用于询问客观事实或主观意愿,主要是通过疑问副词"可"的语音变化和使用语气词"了、呢、蛮"等分别实现的。而"可"用于询问客观事实时的语音变化,实质上是"可"与"没"合音的结果。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文学院;浙江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固始方言 中原官话信蚌片 “可”字句 反复问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YY02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1YJA40084)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H17
【正文快照】: 壹引言1.1汉语方言中存在用疑问副词“可”构成的问句(如:“近来可好?”以下简称“可”字句)。对这类问句的性质,人们的看法不一。赵元任(1928)认为属是非问,朱德熙(1985)认为是反复问(以下引文中或谓之“正反问”),邵敬敏和徐烈炯(1999)认为是正反是非问,即形式上接近于是非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慧敏;;合肥话的“K-VP?”疑问句[J];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罗福腾;牟平方言的比较句和反复问句[J];方言;1981年04期
3 王琴;;安徽阜阳方言的“可VP”反复问句[J];方言;2008年02期
4 胡利华;;安徽蒙城方言的“可”字句[J];方言;2008年03期
5 刘祥柏;六安丁集话的反复问形式[J];方言;1997年01期
6 杨曼;;寿县方言的两类“可”问句[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李孝娴;;固始方言“可VP”问句考察[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张薇;;南京方言中的反复问句[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11期
9 徐烈炯;邵敬敏;;“阿V”及其相关疑问句式比较研究[J];中国语文;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利华;;安徽亳州方言中的“得”简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胡利华;;安徽亳州方言的语法特点[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王琴;;阜阳方言“可VP”问句句法特点[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贺巍;;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几个问题[J];方言;1992年03期
5 汪国胜;湖北大冶方言的比较句[J];方言;2000年03期
6 赵日新,高晓虹;读《山东方言研究》[J];方言;2002年04期
7 李蓝;现代汉语方言差比句的语序类型[J];方言;2003年03期
8 胡利华;;安徽蒙城方言的“可”字句[J];方言;2008年03期
9 陈曼君;;闽台闽南方言的反复问句[J];方言;2011年02期
10 吴晓红,吴芬芳;安徽颍上话的反复问句形式[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娟;疑问语气范畴与汉语疑问句的生成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丁崇明;昆明方言语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阮桂君;宁波方言语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殷相印;微山方言语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邓永红;桂阳土话语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宇凤;汉语语用偏向问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7 邓凤民;汉藏语系语言差比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陈佳璇;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询问范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郑慧仁;东北亚语言比较标记的类型学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10 陈芙;汉语方言否定范畴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平飞;蒙城方言动词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董业明;枣庄方言实词构词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严家菊;六安城区方言语气词“在”、“了”、“U;”[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高环生;留学生“可”使用偏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东芳;类型学视野下的正反问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宇亮;贺州“本地话”疑问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高爱宁;山东栖霞方言“好一个+VP”之考察[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8 季春红;如东方言的描写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吴青峰;涟源市古塘方言疑问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红燕;蓬莱方言词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琴;;安徽阜阳方言的“可VP”反复问句[J];方言;2008年02期
2 刘祥柏;六安丁集话的反复问形式[J];方言;1997年01期
3 李孝娴;;固始方言“可VP”问句考察[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安华林;信阳方言特殊的语法现象论略[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5 张其昀;江淮方言语法散记三则[J];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6 丁治民;东台话的疑问副词“个”[J];语文研究;2003年03期
7 李铁根;“了”、“着”、“过”与汉语时制的表达[J];语言研究;200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琴;阜阳方言“可VP”疑问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固始方言的特色[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6期
2 张金成;傅慧平;;固始方言词汇的重叠构形初探[J];学术探索;2012年09期
3 张金成;;河南固始方言中“叫”字句[J];青年文学家;2009年20期
4 张金成;;河南固始方言中的“待”[J];魅力中国;2009年28期
5 霍小立;;固始方言中的“的”字词缀[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年08期
6 巩映梅;;河南固始方言中的两种特殊语法现象[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12期
7 苏磊;;固始方言语气词的研究[J];文教资料;2009年02期
8 赵远远;;浅议河南固始方言中的“俏巴”一词[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9期
9 叶祖贵;;河南固始方言表处置义的“V头”及“头”的合音来源[J];中国语文;2009年05期
10 张金成;傅慧平;;固始方言合音构词法初探[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台湾民间方言之源流[N];海峡时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孝娴;固始方言问句系统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260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626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