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的民国抄本韵书《六音便览》与湖北麻城方音
本文关键词:新发现的民国抄本韵书《六音便览》与湖北麻城方音
【摘要】:新发现的民国抄本韵书《六音便览》反映的是清末民初的湖北麻城方音。与现代麻城方音相比,清末民初麻城方音的特点是尖团有别、知二庄未完全与精组洪音合流。此外,《六音便览》还可以弥补《湖北方言调查报告》有关麻城方言的记录。《六音便览》与《湖北方言调查报告》麻城方音之间的差异,是新老派之间的差异。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六音便览》 麻城 方音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近代汉语方言文献集成》(编号:10&ZD122) 山西省“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编号:1105712)的资助
【分类号】:H17
【正文快照】: —《六音便览》简介1.1《六音便览》的作者及成书时间《六音便览》系新发现的抄本韵书,书高28厘米,宽15.5厘米,宣纸毛笔竖排抄写,线装,作者不详。书末注明“中华民国乙丑年菊月上浣订”,可见该抄本成书时间当在民国十四年九月,即1925年9月。1.2《六音便览》的体例和内容《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秋颖;《金瓶梅》中的“岂有此理”和“多”[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姜林娜;;从普通话水平测试(PSC)看方言区的普通话训练[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魏孝;河套方音和普通话语音的差别[J];内蒙古电大学刊;1993年02期
4 文薇;进行方音辨正是学习普通话语音的关键──谈滇西学生学习普通话语音[J];保山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5 李德鹏;;例谈普通话学习中的方语和方音理论[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郭骏;;化方言之敌 为教学之友——浅论方音在现代汉语语音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7 孙友全;王钏;;试论宜宾方音特点[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张树铮;;关于方言沟通度和方音理解的几个问题[J];中国语文;1998年03期
9 秦崇海;商丘方音辩正举要[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0 朱星;;方音符号的比较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朝奋;;写“简”、识“繁”、“打”拼音和汉语的规范[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2 王俊霞;王恩建;;关于《现代汉语词典》中方言词语的注音[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3 刘亚丽;王德明;孟子厚;;方言地区中小学生语音生态调查[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4 陈泽平;;陶燠民《闽音研究》的标音法[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林建平;方姣婷;;游走于|捣窖杂肫胀▕q之晸:起始阶段语音习得的几个特征[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李宁;李蕾;孟子厚;;长治方言词汇的可懂度调查[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刘璐莎;;迁居县城的曲堤人的单字调声学实验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南晓民;;西藏少数民族推广普通话概况研究[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9 孙海娜;;浅析《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试行办法》[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彭云帆;隋雯;;计算机辅助PSC命题说话评分细则的修订和实施[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张尚芳;标准音的方音折合问题[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2 记者 万强 通讯员 周桂芳;普通话渐成陈贵镇“官方语言”[N];长江日报;2007年
3 林允富;谈谈汉字读音的“规范”和“规范”的引导[N];光明日报;2000年
4 杜木;词语要发展又要规范[N];文汇报;2000年
5 张巨龄;由一种语言现象想到的[N];光明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邱振刚;方言类节目应否“削足适履”[N];中国艺术报;2006年
7 贵阳市乌当中学 万朝炯;浅谈前后鼻韵母辨正的教学[N];贵州民族报;2010年
8 ;方言时尚与地方色相[N];中国文化报;2003年
9 阿弗;有关“方言”的那点事儿[N];湘潭日报;2010年
10 何广见;取消语音错误测评要素之思考[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许颖颖;《全清散曲》用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蔡丽华;王应电《声韵会通》与《韵要粗释》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龙耀宏;侗语方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林杰;临汾方音百年来的演变[D];山西大学;2007年
2 张凯;晚唐律赋三大家用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付新军;青岛城阳方音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0年
4 范玲爽;巨鹿县楼张镇话方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林凤玉;普通话方音消解与方言语音变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郭琳琳;第二语言输入对闽南—普通话早期双语者方音消解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何磊;江西乐平方言语音初探[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8 李琴;宜宾大坪方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焦君;黎城方音历史演变考[D];青海民族大学;2011年
10 魏锦;一百年来兴平方言语音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12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12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