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质与一般会话含义
本文关键词:感受质与一般会话含义
【摘要】:一般会话含义(信息量含义)一直以来都是后格赖斯语用学的重要课题。本文回顾了常规关系理论对于一般会话含义的解释的不足,指出了常规关系的相邻、相似关系应进一步具体化为物性结构。一般会话含义是当构式义与词汇义发生冲突时,听话人为了消除冲突推导出压制义。压制以词汇物性结构为前提。
【作者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 感受质 常规关系 信息量含义 压制
【基金】:首批重庆市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心智哲学视角下的会话含义研究”(编号:201165)
【分类号】:H030
【正文快照】: 1.前言语用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哲学研究的“语言转向”。之后,哲学中的“认知转向”促成了70年代心智哲学的形成发展。这样的发展趋势说明,对语言的研究需要更加重视心智和脑的科学解释。上世纪70年代兴起的认知科学,为研究心智的复杂机制打开了大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玉珍;常规关系意识与语言能力培养[J];巢湖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林宇;习语的含义推导与常规关系[J];福建外语;1999年01期
3 徐盛桓;常规关系与认知化——再论常规关系[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4 徐盛桓;常规关系与语句解读研究——语用推理形式化的初步探索[J];现代外语;2003年02期
5 徐盛桓;含意本体论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03期
6 陈思本,夏伟蓉;论常规关系与隐喻[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刘青;论常规关系及其规约性[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张淑玲;英汉话语照应的认知语用对比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徐盛桓;常规关系与句式结构研究——以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句式为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徐盛桓;含意运用与常规关系意识[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盛桓;;语用推理:从原则到模型[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缅;相邻关系—汉语反语的认知语用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2 莫爱屏;汉语话语中推理照应的语用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3 李恬;指类思维和指类句[D];河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玲;基于常规关系的动物隐喻认知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2 赵家武;常规关系在翻译中的语用转换[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房敏;回指转喻产生的语用视角[D];苏州大学;2009年
4 刘卫红;中美称赞应答语的对比分析[D];湖南大学;2003年
5 白晓霞;汉语惯用语意义的生成及解释[D];山西大学;2008年
6 吴琼;汉语非典型VO构式的认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傅瑜;名动转用的语法隐喻本质[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8 左慧芳;有定间接回指释义的认知语言学探索[D];厦门大学;2006年
9 涂志成;隐喻赋义说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10 蒋小军;基于心理模型的委婉话语认知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794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94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