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维语量词语用功能
本文关键词:浅析汉维语量词语用功能
【摘要】: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类。汉语和维吾尔语中都有量词,,但在数量和语用方面却有很大差异。两种语言的量词有不同点,也有共同点。本文主要从语用功能的角度对汉维语量词语用中可以省略的情况、汉维语量词语用中不能省略的情况和汉维语量词语用中的语体差异方面做了尝试性的研究,汉语量词在双语教学中是难点,希望这方面研究在教学实践里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在解决汉语量词使用偏误的问题上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维语 量词 语用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215
【目录】:
- 中文摘要3
- 维吾尔摘要3-4
- Abstract4-6
- 1 引言6
- 2 研究现状6-7
- 3 汉维语量词的分类和特征7-10
- 3.1 量词的分类7-9
- 3.2 量词的特征9-10
- 4 汉维语量词的语用功能10-15
- 4.1 汉维语量词语用中省略的情况10-11
- 4.2 汉维语量词语用中不能省略的情况11-13
- 4.3 汉维语量词语用中的语体差异13-14
- 4.4 汉维语量词的语用功能14-15
- 5 结语15-16
- 参考文献16-17
- 《浪涛河流》(下)译文17-30
- 附录 《(?)》原文30-42
- 后记4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桂芳;;英汉语动词对比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李京廉;;现代汉语被动句中“被”字词性研究综述[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钱明耀;何茹;;浅析英语中的话题现象[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4 周晓宇;;“再”与“又”的语义特点[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5 宋亚云;张蓉;;再谈汉语形容词的鉴别标准[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周有斌;浅谈形补谓语句[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7 赵家新;“得”字句后段的语义[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Z1期
8 周有斌;性质形容词谓语句中状语初探[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郑军;也说现代汉语连词范围[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杨安红;方位词“上”的自由与粘着用法[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2 沈焕生;朱磊;;基于信息内容的关键词抽取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吕晓玲;;闽南方言南安话的类结构助词“得”、“说”、“伊”、“通”[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田长生;;浅谈《论语》中的复叠现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阮绪和;;江西武宁(上汤)话的程度副词“死、几、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魏亮珍;;浅析《吕梁英雄传》中的“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周小婕;;数词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安琛;;试论“V—V”结构[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安琛;;重叠式动补短语的句法语义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陈星;;汉英定语语序的对比分析及其相关问题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杨先明;0-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朱怀;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莫启扬;语言中的时间性及其操作[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乌晓丽;“X+—N比—N+VP”表义功能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婧一;元代笔记分词理论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曹萍;府城官话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旷金辉;汉英名词前置修饰语语序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陶胜妃;现代汉语谓词修饰词前后位置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严伟剑;疑问代词“怎么”“怎样”“怎么样”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耿冰;“实现事件”结构词汇化模式的英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王冰;《红楼梦》中茶”相关行为映射译者风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21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21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