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跃”类常用词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7 01:28
本文关键词:“跳跃”类常用词演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跳跃类语义场 跳跃类常用词 共时描写 历时演变
【摘要】:常用词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主体,表示的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概念。对常用词的演变情况进行研究是系统开展词汇史研究的基础,在词汇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常用词演变研究在近些年日益受到重视,相关成果不断涌现,但其个案研究还需要加强。 本文运用调查与统计、共时和历时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并参考字词典等辞书,以语义场为单位对“跳跃”类常用词的历史演变进行考察。选取“跳跃”语义场中“跳、踊、跃、腾、超、透、踔、迸、蹿、距”等10个典型成员作为“跳跃”类常用词。分上古、中古、近代三个时期,每个时期选取10部左右的文献作为这一时期代表文献,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分别对三个时期“跳跃”类常用词词义变化、使用频率、组合关系、语法搭配以及在该语义场中的地位等情况进行共时描写。在此基础上,对每一个常用词在三个时期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从衍生性演变方面,对不同时期这些常用词在“跳跃”语义场中所表达具体意义的演变情况进行解析,再对其在语义场外的意义演变进行分析;从交替性演变方面,分析不同时期该语义场中成员新增旧减的交替情况。 通过对这组常用词演变过程的描写和分析,我们对其在演变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不同时期该语义场中的核心词不同;其次,,单音词向复音词演变的趋势明显;第三是出现词义类同引申的情况;第四是在演变过程中,这些常用词表意由模糊性到明晰性的转变。我们认为影响其演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语言系统内部因素的影响,也有社会、认知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词汇系统的影响和避免歧义是“跳跃”类常用词演变的主要内部原因,而人类的思维认知和社会发展是其演变的重要外部因素。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目标,并对常用词概念和“跳跃”类常用词进行界定,对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说明。第二部分为共时描写与分析,分三个时期,对“跳跃”类常用词使用情况进行描写,以图表形式呈现出各个常用词的使用频率及所表达的具体意义,并找出各个时期该语义场的核心词。第三部分为历时考察,对三个阶段的情况进行历时比较分析,找出该语义场常用词在不同阶段意义演变及在本义场新增旧减的交替演变。第四部分总结“跳跃”类常用词演变特点,并探究其发展演变的规律和原因。 以语义场为单位进行常用词演变研究为汉语词汇语义系统研究和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角度,也能进一步了解古汉语词汇面貌,深入了解词义及其变化,为词汇史的研究提供材料依据。
【关键词】:跳跃类语义场 跳跃类常用词 共时描写 历时演变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3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6
- 一、 研究现状10-11
- 二、 研究对象11
- 三、 研究意义11-12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12-13
- (一) 研究思路12
- (二) 研究方法12-13
- 五、 关于一些研究问题的说明13-16
- (一) 关于汉语史分期13
- (二) 关于代表文献13-14
- (三) 核心词界定14
- (四) 关于本文统计数据14-16
- 第一章 对不同时期“跳跃”类常用词的描写与分析16-47
- 第一节 对上古时期“跳跃”类常用词的描写与分析16-24
- 一、 踊17-18
- 二、 跃18-19
- 三、 腾19-21
- 四、 超21-22
- 五、 跳22
- 六、 距22-23
- 七、 踔23-24
- 第二节 对中古时期“跳跃”类常用词的描写与分析24-34
- 一、 跃25-26
- 二、 踊26-28
- 三、 跳28-30
- 四、 腾30-31
- 五、 超31-32
- 六、 透32-33
- 七、 踔33
- 八、 距33-34
- 第三节 对近代时期“跳跃”类常用词的描写与分析34-47
- 一、 跃35-37
- 二、 跳37-40
- 三、 踊40-41
- 四、 腾41-42
- 五、 透42-43
- 六、 迸43-44
- 七、 超44
- 八、 蹿44-45
- 九、 距45-47
- 第二章 对“跳跃”类常用词演变情况的考察47-56
- 第一节 “跳跃”类常用词的衍生性演变47-54
- 一、 跳47-48
- 二、 踊48-49
- 三、 跃49-50
- 四、 腾50-51
- 五、 超51-52
- 六、 透52-53
- 七、 迸53-54
- 八、 踔54
- 九、 蹿54
- 十、 距54
- 第二节 “跳跃”类常用词的交替性演变54-56
- 第三章 “跳跃”类常用词演变的特点及原因56-61
- 第一节 “跳跃”类常用词演变的特点56-58
- 一、 不同时期“跳跃”语义场中核心词不同56
- 二、 单音词向复音词的演变56-57
- 三、 高频词交替变化,核心成员相对稳定57
- 四、 词义类同引申57-58
- 五、 语义场成员在表意上由模糊性到明晰性转变58
- 第二节 “跳跃”类常用词演变的原因58-61
- 一、 词汇系统的影响58-59
- 二、 避免歧义59
- 三、 认知的作用59-60
- 四、 社会的发展60-61
- 结语61-63
- 参考文献63-65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65-66
- 后记66-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攀;论古汉语同极引申[J];古汉语研究;1991年04期
2 解海江,张志毅;汉语面部语义场历史演变——兼论汉语词汇史研究方法论的转折[J];古汉语研究;1993年04期
3 史光辉;常用词“焚、燔、烧”历时替换考[J];古汉语研究;2004年01期
4 贾彦德;;语义场内词义间的几种聚合关系[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本文编号:926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926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