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李辰冬与《红楼梦》

发布时间:2017-10-30 11:17

  本文关键词:李辰冬与《红楼梦》


  更多相关文章: 《红楼梦》 曹雪芹 李辰冬 《红楼梦研究》


【摘要】:《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名著中名声最大、广为流传且出版最多的作品,自它问世以来,关于它的评论也日益繁复。然而在众多评家中,李辰冬先生作为中国现当代卓有成就的古代文学专家,红学研究硕果累累,收获颇丰。他的专著《红楼梦研究》,是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从西方的文艺理论来解读《红楼梦》,成为那一时期最重要的红学著作之一。但除却《红楼梦研究》外,其他著作未在大陆出版过。笔者认为,李辰冬专注于从作者的眼光去评论认识作品的研究方法对于现当代红学研究来说仍具有学术生命力。本文共四章。引言主要是将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进行论述。第一章“李辰冬眼中的曹雪芹”是李辰冬对于曹雪芹的个性,创作时代和人生观的新探,他通过分析曹雪芹的生存环境和家族历史来说明曹雪芹著书的原因,又从时代背景出发论述了曹雪芹写作的时代特色,最后推论出曹雪芹是艺术的、达观的作家。第二章通过选取李辰冬的著作和论文进行具体分析和梳理,从主要角色,《红楼梦》的世界,以及《红楼梦》的艺术价值系统地论述李辰冬的研红思路和方法。主要角色中,李辰冬主要分析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雨村和薛蟠这六个他认为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红楼梦》的世界是论述李辰冬对于书中的家庭、教育、政治与法律、婚姻、社会、宗教与经济的具体观点。通过对李辰冬红学观的论述和分析,在第三章中,将对李辰冬对于《红楼梦》艺术价值的研究进行论述,主要从人物描写、结构、风格和情感表现来介绍。第四章,“李辰冬研红的贡献与不足”将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综合评价李辰冬的红学研究得与失。他的贡献分为他对《红楼梦》地位的肯定,他对《红楼梦》艺术价值的评论以及他对新红学派观点的继承和发展,其中特别论及他对潘重规先生红学观的论争;当然,李辰冬的红学研究也有一些遗憾,但并不影响他在红学界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红楼梦》 曹雪芹 李辰冬 《红楼梦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集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引言9-12
  • 一、选题依据9
  • 二、研究现状9-10
  • 三、研究内容10-12
  • 第二章 李辰冬眼中的曹雪芹12-16
  • 一、曹雪芹的个性12-13
  • 二、曹雪芹的创作时代13-14
  • 三、曹雪芹的人生观14-16
  • 第三章 李辰冬的红学观16-30
  • 一、李辰冬评《红楼梦》重要人物16-23
  • (一)贾宝玉16-18
  • (二)林黛玉18-19
  • (三)薛宝钗19-20
  • (四)王熙凤20-21
  • (五)贾雨村21-22
  • (六)薛蟠22-23
  • 二、李辰冬论《红楼梦》的世界23-30
  • (一)家庭23-24
  • (二)教育24-25
  • (三)政治与法律25-26
  • (四)婚姻26-27
  • (五)社会27-28
  • (六)宗教与经济28-30
  • 第四章 李辰冬论《红楼梦》艺术价值30-34
  • 一、《红楼梦》人物描写30-31
  • 二、《红楼梦》的结构31-32
  • 三、曹雪芹的写作风格32
  • 四、《红楼梦》的情感表现32-34
  • 第五章 李辰冬的研红贡献与不足34-41
  • 一、李辰冬的贡献34-39
  • (一)充分肯定《红楼梦》的地位34-35
  • (二)充分评价《红楼梦》的艺术价值35-36
  • (三)对于新红学派研究成果的继承与发展36-39
  • 二、李辰冬研红的不足39-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4
  • 后记44-45
  • 附录 李辰冬年谱45-55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熊飞宇;;李辰冬《红楼梦研究》管窥[J];红楼梦学刊;2010年01期

2 ;读书[J];青年与社会;2006年09期

3 邢致中;他活在我的记忆里——追悼钱歌川教授[J];天涯;1993年01期

4 吴小如;古文考释二题[J];文学遗产;1994年06期

5 王人恩;;李辰冬对潘重规《民族血泪铸成的红楼梦》的“疑问”解读[J];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6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实习记者 何晶;郭豫适:实事求是,严肃谨然[N];文学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爽;李辰冬与《红楼梦》[D];集美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17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117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5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