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在唐代的接受
发布时间:2017-11-10 11:14
本文关键词:《文心雕龙》在唐代的接受
【摘要】:本文主要从接受学的角度,结合唐代政治、经济、文化、及种种文学思潮和社会思潮,以整个唐代的文学理论发展变迁为主线索,较为细致、全面的研究《文心雕龙》在唐代的接受。从而尝试总结出唐代文学理论对《文心雕龙》的接受特点,阐释《文心雕龙》在唐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变迁中所发挥的理论价值意义,重新审视这部经典的意义和价值。在方法上运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文心雕龙》的接受状况进行把握,其中宏观方面主要结合唐代文学在唐代社会历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的文坛的各种风气、文学思潮以及唐代在儒释道三教合一相互交融的大文化的背景,不同时期各有所重的文化潮流与《文心雕龙》接受的关系;微观方面的把握主要是根据唐代的文论界、史学界的较有成就的理论家的生平经历,文化涵养,学术建树,代表著作与《文心雕龙》承前启后的关系,进行较为细致和全面的分析研究,从而试图总结和阐释《文心雕龙》在唐代接受的主要特点,接受的主要内容等接受规律。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论述初盛唐对《文心雕龙》的接受。初唐时期的接受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方面对《文心雕龙》为文法则的接受,集中在馆阁文士在酬唱诗中沿袭《文心》中所述的声律、对偶、丽辞等注重文学形式方面的美文特征的接受。另一特点表现在南北文风融合过程中对《文心雕龙》“唯务折衷”理论内涵的接受。其中以“初唐四杰”和陈子昂重振唐代文风以及唐代的史学家在修史过程中所透露出有关南北文风融合问题对于《文心雕龙》“文质相兼”文学思想的接受为主。盛唐时着重表现在对《文心雕龙》批评术语的理论传承,主要散布于个别作家的个别文论主张中。其中以李白的“尚奇”“风骨”等的诗学思想对《文心》“执正驭奇”“风骨”等观点的接受为主体进行论述;同时殷t牎逗釉烙⒘榧分小靶讼蟆胺绻恰钡睦砺勰诤季科湓ㄔ从搿段男摹芬灿凶徘客蚵频牧,
本文编号:11663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166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