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云石散曲创作论
发布时间:2017-12-17 03:00
本文关键词:贯云石散曲创作论
【摘要】:散曲是元代新兴起的诗歌体裁,脱胎于宋、金时期的“俗谣俚曲”,在传统的文学创作形式诗、词逐渐僵化的情况下,起自民间的散曲表现出它较强的生命力。散曲分为小令、套曲两大类,有些是渊源于诗歌、多数则是由民间创制的小曲演变而成。散曲都是能演唱的,与杂剧的关系十分密切。贯云石是元代杰出的人物,公认的一流散曲家,为人敬爱,天下闻名。他的文、诗、曲皆不凡,尤以曲为其代表。在解读分析贯云石散曲的同时,应结合其家世以及特殊的时代背景对酸斋思想的影响,思想构成上应注意贯云石所受到的多元化思想熏染。儒、道、佛三教分别对贯云石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三种思想又融合起来对贯云石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了改造,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更深入的了解贯云石思想的构成。为了透彻、全面、细致的了解贯云石散曲的风格及风格形成的原因,可对贯云石的作品分类鉴赏,同时结合贯云石两次辞官的前后历程,梳理出贯云石一生的轨迹和创作心态,并在此基础上对贯云石“豪放、清丽”的曲风分析研究,阐述贯云石在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本文一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元曲的由来和特点,简述贯云石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的家世,说明贯云石虽身处贵胄世家,却走不同于父辈的路,并在散曲创作上留下了他光辉的一笔。第二部分探讨贯云石独特思想的形成,贯云石思想的构成具有复杂性。他的性格里既有显而易见的少数民族特点,又有儒家思想“三纲八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佛教方面则是“盖有得于禅者也”,而道教“清静无为”的理念也对贯云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儒释道三教的思想在酸斋的散曲中都有反映,但以佛教、道教对其影响为深。第三部分对贯云石的散曲内容系统的分类,可从爱情、隐匿的心态和以景抒情三个方面来分析其作品,这几个方面有相通之处,却又各有其特色。在咏物、咏景以及游记类的散曲中,重点把握所要借以表达的情,这三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出发点和落脚点则都是一个“情”字。因为一种题材的作品中往往包含多种意境,我们在赏析时要着重探寻贯云石散曲的细腻情感及平和心态。第四部分对贯云石散曲的风格及同时代有代表性的散曲作品的风格特点进行分析。“天马脱羁”既可以看成是贯云石的曲风,又可以形容贯云石高洁的人品,而“多格并存”使得贯云石的散曲豪放且清丽。最后,客观总结贯云石一生的成就和后人对他的高度评价,并阐述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学位授予单位】:伊犁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谢真元;略谈贯云石散曲的艺术风格[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2 李占鹏;元曲作家生平基本范畴的形态透视与现象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3 周双利;;贯云石评述[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1991年04期
4 田同旭,周玲玲;论元曲家的做官与作曲[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余静;;贯云石散曲艺术浅论[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赵义山;论元代曲论的开渠布道之功[J];文艺争鸣;1999年02期
7 张晓东,赵琴;元曲泰斗贯云石散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毛义玲;元散曲作家疏狂心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波;元代少数民族散曲家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984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298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