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晚唐咏雁诗
发布时间:2017-12-17 11:17
本文关键词:论晚唐咏雁诗
【摘要】:晚唐社会政局动荡,危机四伏,面对社会的腐败黑暗,晚唐文人曾慷慨陈词,却有人因此遭遇不测之祸,令人哑然,文人们便不敢直言,开始转向写咏雁诗倾诉自己的情感和心声,从而丰富了咏雁诗的内容。晚唐咏雁诗与前人咏雁诗相比,前代文人咏雁往往托物寓怀,晚唐咏雁诗则是更多折射出衰微时代中晚唐文人的末世情怀。在晚唐咏雁诗中,文人们更多表现出消极保守的一面,不再具有积极性的想法追求,发出沉重哀鸣。大唐王朝的一蹶不振,文人幽怨愤懑与哀伤情绪弥漫整个文坛,文人们将咏雁诗作为抒愤遣忧、宣泄哀伤的媒介,对当时社会进行嘲讽批判,对前代咏雁诗题材内容有一定突破,值得探究。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一、前言纵观咏雁诗发展史,宋元学者俞琰用一句话进行了概括:“三百导其源,六朝备其制,唐人擅其美,两宋、元明沿其传。”从《诗经》开始,就出现咏雁诗篇,“鸿雁于飞,肃肃其羽。”(《诗经·小雅·鸿雁》)以鸿雁比喻流浪者,诉说漂泊异乡的游子流亡生活,反映人们对黑暗统治的不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胡银元;;唐代咏雁诗初探[J];文教资料;2007年34期
2 王美春;;漫话古代咏雁诗[J];三角洲;2008年02期
3 孟睿;;论古代咏雁诗中雁的意象[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4 刘丹;;古诗词中“鸿雁”意象的审美内涵[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4年09期
5 卢象贤;孙占国;管彦;王彩云;陈旭;李尚元;严家伟;黄云海;明剑舟;孙世嘉;蒋金斓;申佑星;刁节木;范少华;李雪莹;马富琳;李国林;梅影;刘伯伦;李静凤;朱承f,
本文编号:1299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299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