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敦厚”宋代阐释的两个转向
发布时间:2018-01-14 21:36
本文关键词:“温柔敦厚”宋代阐释的两个转向 出处:《中州学刊》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温柔敦厚"在宋代的接受与阐释发生了两大转变:一是由伦理学领域逐渐向诗学领域过渡,二是与"温厚和平"交替使用。这两大转变意味着"温柔敦厚"的性质和内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温柔敦厚"从此由一个偏重政教功用的伦理学原则逐渐过渡为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典范。而在内涵方面,"温厚和平"更侧重于"向内转",更侧重于个体心性修养的一面。如此以来,"温柔敦厚"中蕴含的原始儒家"外求以大济天下"的理想精神相应就淡化了,逐渐转化为对一种文学风格类型的追求。
[Abstract]:In the Song Dynasty , the acceptance and interpretation in the Song Dynasty took two major changes : one is the gradual transition from the field of ethics to the field of poetics , and the other is the alternation of " moderate and thick peace " .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温柔敦厚阐释史”(16YJA751029)
【分类号】:I206.2
【正文快照】: “温柔敦厚”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的典范,这是学术界共识。不过,“温柔敦厚”最初并不是作为美学范畴而是作为伦理学范畴被提出来的。从汉代直到唐代,这一范畴都主要被应用于对人的品行修养的评价,而未被应用为诗歌创作和评价的规范。明清时期学者对于汉魏古诗及唐代诗人诗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青;;那一场拥抱与离别有关[J];人生与伴侣(下半月版);2011年04期
2 洪申我;“温柔敦厚”论[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3 聂瑞芳;黄鹏;;“温柔敦厚”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4 王瑞玲;;“温柔敦厚”意义的变化与《诗》的实用化之关系考[J];社科纵横;2011年12期
5 郭建国;;浅论“温柔敦厚”[J];名作欣赏;2013年23期
6 黄s,
本文编号:14254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425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