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屈辱与启蒙——由“假洋鬼子”的辫子探鲁迅的创作动因

发布时间:2018-01-15 03:21

  本文关键词:屈辱与启蒙——由“假洋鬼子”的辫子探鲁迅的创作动因 出处:《探索与争鸣》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鲁迅 假洋鬼子 辫子 启蒙 屈辱


【摘要】:剪辫在半殖民中国除了与革命造反相联系,也意味着归顺西方的身体话语,从而成为现代启蒙观念的一部分。鲁迅的启蒙立场与"假洋鬼子"的辫子之间,有着内在的隐秘联络。对于鲁迅来说,"假洋鬼子"称谓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用来指称鲁迅所鄙夷的速成班清国留学生之类的人物,又是民众与守旧人士加在他身上的恶名,需要加以"辩诬"和"正名"。这就造成了鲁迅关于"假洋鬼子"的言说,进入了屈辱与启蒙的吊诡关系,并且决定了《头发的故事》《阿Q正传》等作品的启蒙叙事交织着悲哀与愤懑的心绪。
[Abstract]:In semi-colonial China, besides being associated with revolutionary rebellion, it also means obeying the western body discourse, thus becoming a part of modern enlightenment concept. Lu Xun's enlightenment position and the braids of "false foreign devils". For Lu Xun, the title of "fake foreign devils" is a double-edged sword, which can be used to refer to the figures such as the rapid class of overseas students of Qing Dynasty whom Lu Xun disdains. It is the notoriety imposed on him by the masses and the old-fashioned people, which needs to be "argued against" and "corrected". This has led to Lu Xun's remarks on "false foreign devils" and entered the grotesqu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iliation and enlightenment. The enlightening narration of the story of hair and the True Story of Ah Q is intertwined with sadness and anger.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文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SWU1709103)
【分类号】:I210
【正文快照】: 一1903年的秋天,剪辫后的鲁迅从日本回绍兴,途经上海时,特意花了四元大洋(也有说是二元)买了一条假辫子带在身边。到家时,首先迎接他的是三弟周建人,周建人“只看见一个外国人,从黄门熟门熟路地进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他大哥[1]。因剪了辫子,鲁迅无论露短发或戴假辫,穿洋装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建民;鲁迅:20世纪中国文坛的骄傲——我们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鲁迅[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张永辉;鲁迅早期的文学功用观——鲁迅文学批评研究之二[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刘世钟;;鲁迅式“革命”的现时意义——以说话‘主体’问题为中心[J];华文文学;2006年03期

4 姜异新;;鲁迅的1933[J];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10期

5 止庵;王世家;;《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答问[J];鲁迅研究月刊;2009年08期

6 关明国;;对鲁迅革命家质疑的质疑[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7 王士菁;党给鲁迅指引出前进的方向[J];文艺研究;1981年04期

8 赵英;未曾发表过的鲁迅撰《说目》[J];鲁迅研究月刊;1991年02期

9 张汉清;张建国;;鲁迅文学接收理论管窥[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10 丸尾常喜;《鲁迅:“人”与“鬼”的纠葛》中译本序[J];鲁迅研究月刊;199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福勤;;鲁迅文学传统及有关现象漫议[A];浩气千秋民族魂——纪念鲁迅逝世六十周年论文集[C];1996年

2 刘福勤;;瞿秋白与鲁迅文学传统[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3 汪卫东;;文学的五四、文学的世纪与“鲁迅文学”[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福勤;;瞿秋白与鲁迅文学传统[A];瞿秋白百周年纪念-全国瞿秋白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刘福勤;;瞿秋白与鲁迅文学传统[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古耜;鲁迅的“隐”与文学的“真”[N];文学报;2008年

2 刘莹;广东颁发第八届鲁迅文学艺术奖[N];中国艺术报;2009年

3 王荆;我看谁都可以走近鲁迅[N];中国文化报;2000年

4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 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 李林荣;走近鲁迅十七年[N];文艺报;2013年

5 高旭东;走向21世纪的鲁迅[N];文艺报;2001年

6 朱静邋方丽;忧思与期望[N];文艺报;2007年

7 藤井省三 日本学术会议会员、东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鲁迅文学永远活在日本人心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刘大先;鲁迅与民族文学的因缘[N];中国民族报;2011年

9 陈丹青;鲁迅与艺术[N];南方周末;2011年

10 文先国;关于《鲁迅著作手稿全集》中鲁迅与非鲁迅手稿问题的探讨[N];中国文物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红军;鲁迅文学经典与现代传媒的关系[D];辽宁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君仪;鲁迅的出版编辑活动及思想探悉[D];兰州大学;2009年

2 金兰;鲁迅《阿Q正传》的朝(韩)语译介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3 刘泉;鲁迅前期文学语言论析[D];青岛大学;2003年

4 蒋金晶;鲁迅的文化传播实践及其文学思想的当代价值[D];湖北民族学院;2011年

5 苏虹;鲁迅的“自由谈”文体及其影响[D];河北大学;2005年

6 王京芳;鲁迅翻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继慧;[D];郑州大学;2007年

8 柏彦飞;“诚与爱”:鲁迅文学中的道德精神[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肖瑛;“鲁迅文学批评”在解放区的整合与转化[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10 胡莉莉;从多元系统论角度看鲁迅的文学翻译观[D];贵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265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4265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9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