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朱天文小说的空间想象与文化乡愁

发布时间:2018-02-28 05:39

  本文关键词: 审美现代性 “抒情” 朱天文 空间想象 文化乡愁 出处:《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朱天文是台湾当代颇具代表性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多以城市空间为描述对象,创作阶段主要分为"出走眷村-我在台北-美学乌托邦"的都市三部曲。过往研究多以创作风格评述、女性主义写作、比较文学对照、叙事技巧剖析和历史意识读解为研究视角分析其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但较少关注朱氏小说创作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美学的写作转向,尤其是从描写城市边缘空间小人物的身份归属转向勾勒虚拟城市景观的主体经验。朱氏创作在内容上接受了白先勇对历史流转下人物命运的记忆呈现,在风格上兼受张爱玲式荒凉美学和胡兰成式哲学说教特点的双重影响。
[Abstract]:Zhu astronomical is one of Taiwan's most representative contemporary female writers. Most of her works focus on urban space. The stage of creation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he urban trilogy of "runaway from the Village-I am in Taipei-Aesthetic Utopia." in the past, most of the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literary style reviews, feminist writing,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he analysis of narrative skill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his works, but less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shift from realism to modernist aesthetics in the creation of Zhu's novels. In particular, from the description of the status of small people on the edge of the city to the description of the main experience of the virtual city landscape, Zhu's works accept Bai Xianyong's memory of the fate of the characters under the historical circulation. The style is influenc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hang Ailing's desolate aesthetics and Hu Lancheng's philosophy.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学科共建项目“城市再生的文化嵌入机制与路径研究——以深圳市为例”(GD16XYS09) 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基于深圳市旧城改造的文化逻辑与内在机理研究”(2016WQNCX128) 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深圳市城市更新的文化治理机制与路径研究”(135C004) 深圳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教师扶持项目“视觉文化研究的人类学转向”(16QNFC13)
【分类号】:I20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蔚;;论朱天文小说中被边缘化的女性[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尚莹莹;;印象·朱天文[J];全国新书目;2010年19期

3 ;朱天文:战场不在编剧,而在小说[J];电影;2014年03期

4 刘俊;;时空变形后的人间生态及其意义——论朱天文的《巫时》和《E界》[J];上海文学;2005年01期

5 郑文;;朱天文的冷与热[J];上海采风;2012年04期

6 周琰;;世纪末情绪的演绎——读朱天文的《世纪末的华丽》[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7 周斌;;论朱天文的电影剧作[J];华文文学;2006年02期

8 陈蔚;;论台湾著名编剧朱天文小说文本的语言艺术[J];电影文学;2007年08期

9 李晨;;论朱天文创作中的阴性书写方式[J];江汉论坛;2007年02期

10 陈蔚;;赋予生活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论朱天文小说的日常书写[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本报记者 王杨;朱天文:我对文学的黄金誓言[N];文艺报;2010年

2 钱红丽;朱天文的华丽和苍凉[N];中国文化报;2000年

3 麦哲伦;朱天文:命名的喜悦是最大的回馈[N];南方周末;2004年

4 王寅邋史美寅 李响;拆生命的房子 建小说的房子[N];南方周末;2008年

5 来颖燕;老去的青春[N];文艺报;2010年

6 陈丹青;台湾的文艺家[N];南方周末;2008年

7 山川灵龙;文学,永恒的家园[N];文艺报;2012年

8 小微;清冷笔墨与恋恋红尘[N];吉林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舟;朱天文的文学与电影创作关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2 植蓝演;论胡兰成影响下的朱天文[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

3 于晓晴;以巫之言,,怜取当下[D];山东大学;2015年

4 刘春苗;朱天文电影文学创作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5 唐培培;论朱天文小说的阴性美学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6 黄艺旬;新狎邪与士传统—朱天文小说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7 邬晓怡;后现代都市语境下朱天文的“博物志”式书写[D];淮北师范大学;2016年

8 陈彦诺;从审美风格的嬗变看朱天文小说的创作历程[D];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

9 杨威威;朱天文中短篇小说中的身份认同问题[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10 赵晓霞;朱天文小说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45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545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4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