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介与传播:鲁迅的印度“来生”
发布时间:2018-03-18 04:32
本文选题:鲁迅文学 切入点:文学系统 出处:《鲁迅研究月刊》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一、引言我国学界对鲁迅域外传播史的考察可谓由来已久,迄今已经成为鲁迅研究领域的重要一支。按照大卫·达姆罗什(David Damrosch)的观点,"无论何时何地,一部作品只有当活跃呈现于原属文化以外的某个文学系统中,才具有作为世界文学的实际生命"~①。从这层意义来看,现有研究已经充分表明,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在世界文学系统中最具生命力的代言人之一。在百年鲁迅域外传播的版图上,远至欧洲、北美,近至日本、苏俄,脉络纹理已基本勾
[Abstract]:First,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Lu Xun's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 outside China has been going on for a long time. So far,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branch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Lu Xun. According to David Damroschch, David Damroschch, David Damrosch, "No matter where or whenever." Only when a work is active in a literary system other than its original culture can it have a real life as world literature. Lu Xun is one of the most vigorous spokesmen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in the world literary system. In the territory of the century of Lu Xun's extraterritorial dissemination, as far as Europe, North America, near to Japan, Soviet Russia, texture has been basically linked.
【作者单位】: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210;I35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作桥;;试论鲁迅文学的世界影响[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2 李春林;鲁迅与英国文学比较研究的奠基石──评高旭东的《鲁迅与英国文学》[J];中国比较文学;1998年04期
3 李金龙;;罗果夫与鲁迅[J];鲁迅研究月刊;2012年12期
4 张立波;;日本作家井上厦及日本医学专家眼中的鲁迅课堂笔记[J];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10期
5 张立波;;国家战争体制下的“非国民”——《上海月亮》中的鲁迅[J];鲁迅研究月刊;2013年02期
6 刘倩;;对鲁迅及村上春树社会意识的探索——阿Q与Q氏[J];鸡西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7 A.热洛霍夫采夫 ,长志;美国汉学中的鲁迅[J];国外社会科学;1983年06期
8 姜建;采英撷华 自铸伟辞——鲁迅前期小说喜剧艺术的承继和独创[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9 潘世圣;;鲁迅与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兼及成仿吾的《〈呐喊〉的评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01期
10 张g,
本文编号:1628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628028.html